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要不断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文化禀赋极为深厚、文化创造力极为强大的伟大民族。支撑我们这个古老民族走到今天的,支撑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延绵至今的,是植根于中华民族血脉深处的文化基因。党的十九大将“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战略任务,并将“文化自信”首次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这就进一步凸显出文化自信的时代价值。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中国是世界的中国,世界是中国的世界。中华民族同世界其他的民族一样在世界的人类历史进化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历史在演进的过程中,中华民族作为人类的一员,同其他民族一样,自觉抑或不自觉融入了人类的融合过程。在历史的变迁中,中华民族产生了独有的文化体系,并在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军事、天文、地理、医药、航海、科技等众多领域取得了促进人类进步的成就。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华民族始终以积极友好的心态加强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与互鉴,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国际话语体系,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的过程中向世界贡献出“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把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展现给世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新时代,我们坚定文化自信,要有高度的文化自觉,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守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文化观,充分汲取外来文化有益成果,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更好地做到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在民族复兴伟大征程上,我们要到达更远的彼岸、创造更加辉煌的成就,就必须增强历史自觉,始终坚持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不断增强“四个自信”,在延续民族文化的血脉中开拓前进,推动中华文明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揭乐乡人民政府 江炜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