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时强调,要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强动态监测帮扶,落实“四个不摘”要求,跟踪收入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定期核查,动态清零。要发展壮大扶贫产业,拓展销售渠道,加强对易地搬迁群众的后续扶持。要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要继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农村工作队。因此,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通过严把人才选派关口,持续从严加强驻村队伍监管,确保选得优、下得去、融得进、干得好,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持。
一是强化精准思维,确保因村派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强化精准思维,做到谋划时统揽大局、操作中细致精当,以绣花功夫把工作做扎实、做到位。”特别是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其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决不能有任何喘口气、歇歇脚的想法,要在新起点上接续奋斗,并按照“因村派人、因人定村”的原则,严把人选政治关、品行关、能力关、作风关、廉洁关,充分考虑年龄、专业、经历和各村实际需求等因素,对人选进行科学搭配、优化组合,切实把政治素质好、工作作风实、综合能力强、事业心和责任感强、热爱农村工作、善于做群众工作人员选派到乡村振兴一线更好的守初心、担使命、出业绩。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工作队和驻村干部要一心扑在乡村振兴工作上,强化责任要求,有效发挥作用。对在乡村一线干出了成绩、群众拥护的驻村干部,才能让他们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是强化干部考核,确保高质发展。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加强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的建设和管理,增强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的工作意识、责任意识和发展意识,牢固树立爱岗、敬业、奉献精神,推动转作风、提效能,建设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新时代干部队伍,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因此,在不断健全完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的同时,要创新考核方式,强化结果运用,充分释放“指挥棒”效应,以高质量考核激励广大干部担当作为,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同时驻村第一书记要在乡镇党委的直接领导下与村“两委”共同抓好村各项工作。抓学习、强堡垒、防返贫、推产业、建村庄、优治理、树新风、办实事的驻村工作“八法”,认真履行宣传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帮助建强村党组织、帮助巩固脱贫成果、帮助发展农村产业、帮助抓好乡村建设、帮助提升治理水平、帮助做好为民服务的“一宣六帮”职责,积极支持和指导村支书履行好“第一责任”。其他驻村工作队员协助第一书记开展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高质量发展。
三是强化保障落实,确保驻村安心。自古就有“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说法,对乡村振兴驻村队伍而言,后勤补给最重要的一环,非驻村补贴莫属。其实,现在我们身处乡村一线的驻村干部,为乡村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中坚力量。因此,既要持续选派,也要保障落实,以确保驻村安心。同时在履行日常管理责任的同时,严格落实生活补助、交通补贴等待遇保障到位,以确保驻村干部安心驻村、踏实工作。一方面要提前与选派干部谈心谈话,充分做好思想开导,及时安排到村开展工作。另一方面尽快了解村情民意、摸清产业发展,尽快进入工作角色。最后,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乡村振兴任务艰巨而繁重,把优秀干部选派到乡村一线,把乡村振兴一线作为识别培养、提拔使用干部的重要战场,就一定能推动各项工作不断向前发展。(杨波 贵州省锦屏县启蒙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