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周杰伦的《本草纲目》,“毽子操”开始火遍全网,或被学校用作学生的锻炼项目,或成为网友的挑战项目,一股全民互联网健身的风潮刮起。从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成功举办,再到全网的“刘畊宏女孩”,“健身”这一词早已不再陌生,更不再“遥不可及”,对此,进一步加强公共健身场地建设,发展线上线下联动,为持续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打好基础、做足保障,也应成为相关部门落实全民健身政策的顺势而为、水到渠成之举。
健全公共体育设施,满足群众健身需求。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是基础,也是破解公共服务供给与全民健身需求之间矛盾的第一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紧紧围绕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统筹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要加大公共体育设施的供给,积极赋能“闲置地”,使其变为“健身房”,满足群众的运动需要,鼓励群众从“想一想”到“动一动”,将线上“流量”转化为线下“动力”,顺应人民对高品质生活期待的内在要求,构建完备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加强健身运动科普,规范健身行业标准。网络直播健身场所的普及和健身器材的增多助力了全民健身,给广大居民带来运动的方便和乐趣,也随之出现了场地设施管理不到位、健身教练无资质、锻炼不科学等相应问题。全民健身是一项民生事业、民生工程,为了更好地发挥场地设施的作用,鼓励群众科学健身,让群众在运动中收获快乐和健康,相关部门应建立健身行业标准,同时加大运动知识宣传,引导居民正确使用公共健身设施,自觉维护、爱护公共健身器材,建立更健全全民健身组织、促进群众更科学健身、营造更广泛参与全民健身的社会氛围。
全民运动,强国有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建设体育强国,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把人民作为发展体育事业的主体,把满足人民健身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体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不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推进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并积极探索全民健康新模式,让全民动起来,向健康生活出发!(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凤城街道办事处 巫书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