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事业向来是一个国家追求创新发展的生动缩影。神舟十三号的成功发射代表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已然走到第三歩:即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2022年4月16日,“太空三人组”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成功返航,在我国航天事业的史册上又添上浓重一笔。
默默无闻,汲取载人航天精神的特别能奉献的力量。“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中国航天人勇于攀登航天科技的高峰,肩负神圣使命,淡泊名利、默默奉献,守护着人民、守护着国家。习总书记曾指出,“党的事业,人民的事业,是靠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奉献而不断铸就的”。广大党员干部要将载人航天精神外化于行,默默奉献,切实发扬“孺子牛精神”,履职尽责,恪尽职守,用实际行动为人民服务,铸就坚定理想信念,交出无愧于人民的满意答卷。
扎实作为,汲取载人航天精神的特别能吃苦的力量。从东方红一号升空到神舟飞天,从嫦娥奔月到天问探火,这个时代的航天人以脚踏实地去触碰梦想,以马不停蹄去追逐梦想,航天人用自己的实干筑牢了中华民族的航天梦。183天的飞行任务,解锁了航天史上的多个“首次”,正是他们的扎实作为,不怕吃苦、敢于吃苦、甘于吃苦,才有如此成就。广大党员干部要发扬“老黄牛”精神,赓续“特别能吃苦”的精神,把特别能吃苦的精神注入到为人民的美好生活向往的工作中去。
乘风破浪,汲取载人航天精神的特别能攻关的力量。中国航天史的画卷,在砥砺前行中铺展;航天新时代的华章,在接续奋斗里书写。航天人百折不挠,难关面前绝不退缩,战斗在一线、奋斗在一线,攻克一项又一项难点。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更要知难而进、迎难而上,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切实发扬“拓荒牛”精神,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工作中创新思维,寻求破解难题的方式方法,勤学服务本领,夯实人民基业。(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组织部 刘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