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亿多中国人中,有着近10亿农民,农村成为了中国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农村、农业问题关系“幸福百姓”获得感的提升,关涉“美丽乡村”愿景的实现,关乎“乡土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如今,我们仍需聚焦乡村振兴,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乡村振兴,农民是关键。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劳动力,是农村建设的主体力量。“农民”代表的不是一种身份,而是一种职业。因此,我们在乡村振兴过程中,除了注重乡村硬件设施的提升,更应该重视乡村人口素质软件设施的提升,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包括职业、技术等方面的培训,不断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同时,农民老龄化问题仍旧值得重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回到能农村,不愿从事农业相关工作,导致农村人才缺乏,我们要注重引导广大农村大学生返乡创业,相关科研人员下乡指导工作。
乡村振兴,农业是支持。“民为国基,谷为民命”。农业是农村的主要产业,农村生产和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是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不管什么产业,都要建立在农业的基础上,才能因地制宜的可持续发展。发展农业,需要大力发挥科技的支撑力量,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同时,注重农业与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不断创新,进一步提升农业活力,展现发展具有中国热色的农业体系。
乡村振兴,农村是基础。农村是农业生产和农民居住生活的主要空间。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许多农村仍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因此,我们要着力在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上下功夫。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入力度,包括农村道路硬化、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等基础方面,同时,还要不断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建设文化活动场所,改善人居环境,农村更美丽,才能更好地留住人心,留住人才,留住产业。
“三农”不稳,天下难“安”;“老乡”不富,小康难“全”。只有真正实现了农民富、农业强、农村美,才能着力做好乡村振兴,让中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好。(徐晓洁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龙湖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