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指出,要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各级党委要扛起政治责任,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方针,以更大力度推动乡村振兴。各级党委政府要将充分认识到“三农”问题的重要性,提高和改善“三农”工作方法,将农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农村环境生态宜居、农民日子生活富裕作为全面实现乡村振兴宏伟目标的基本条件,促进新时代中国农村的全面发展。
绘出“五谷丰登,六禽肥壮”的产业兴旺富足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产业兴旺,乡亲们收入才能稳定增长”。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发展的基本。“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当今的农村有田有地有农民,它需要有新的思路、新的举措将现代农业的技力、物力、财力、人力等资源整合起来推进种植、养殖、旅游等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各级党委政府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充分发挥其特色,找准发展的方向,明确产业发展的目标,选择每个村较为优势的特色产业作为本村的乡村振兴的根基,整合资源推进乡村产业发展,带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绘出“蓝天绿地,盎然生机”的生态宜居山水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态宜居的美丽农村就是农村要望得见浓密的青山、看得见潺潺的绿水、留得住浓浓乡愁的依托,这就是人们百姓安居乐业,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幸福生活的重要条件。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大宣传提高村民的生态意识,让村民都参与到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建设中,共同清理垃圾污水,共同治理农村乱建乱盖房,共同修复绿色生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绘出“温馨祥和,幸福美满”的村美民富祥和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所谓共同富裕,就是“ 携手誓圆民愿,同心再谱华章”。农村的发展,不再单单只解决农村人民生活“有没有”的问题,而是要解决他们生活“好不好”的问题,只有农民生活变好,幸福感才会提高。各级党委政府要必须着眼于农村人民群众实际的新需求,在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增加惠民工程,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保障农村人民群众的基本利益,从而不断增强农村群众人民的获得感和满足感。(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临江镇余元村党群工作者 赖建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