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文选 > 正文

发扬新时代的枫桥经验 重视疏导化解柔性维稳

2022-04-24 16:21:41 | 来源: 中廉在线

“枫桥经验”是全国政法综治战线的一面旗帜,是20世纪60年代浙江诸暨枫桥镇干部群众创造的“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的做法。1963年毛泽东同志曾批示“要各地效仿,经过试点,推广去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充分认识“枫桥经验”的重大意义,适应时代要求,创新群众工作方法,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和问题,把“枫桥经验”坚持好、发展好。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形成了“新时代枫桥经验”。

要努力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要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完善信访制度;完善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联动工作体系;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机制;完善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有效机制,努力将矛盾化解在基层。

要重视疏导化解、柔性维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要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要重视疏导化解、柔性维稳,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亲善友爱的社会心态,健全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疏导机制、危机干预机制,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要增强社会矛盾调处和治安防控的精准性、整体性、协同性。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要坚持专群结合、群防群治,提高社会治安立体化、法治化、专业化、智能化水平,形成工作联动、问题联治、平安联创的工作机制,提高预测预警预防各类风险能力,增强矛盾调处和社会治安防控的精准性、整体性、协同性。

要积极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城乡社区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要将社会治理的重心向基层下移,落实到城乡社区,把更多资源、服务、管理下沉到基层,完善基层民主协商制度,更好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要健全党组织领导、村(居)委会主导、人民群众为主体的基层社会治理框架,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要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要注重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新时代枫桥经验”是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基层社会治理机制和方法,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党建统领是根本保证;人民主体是价值核心;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结合”是主要路径;人防、物防、技防、心防“四防并举”是重要手段;共建共治共享是基本格局;平安和谐是目标效果。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逐步实现社会治理结构合理化、治理方式科学化、治理过程民主化,有力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田宗宇 湖北省恩施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李巧珊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