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干部是党的事业的冲锋队,是国家发展的主力军,是党和国家各项决策部署的推动者和执行者,也是监督员和宣传队。基层干部是党的意志上传下达的桥梁,是群众的心声收集汇总的传声筒,在树立党的形象、传达群众的需求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今,“十四五”旌旗漫展,发展的大潮中百舸争流,如何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勇当“弄潮儿”,志做突击队,就要不断提升能力、增强作风、锤炼党性,施展大作为、释放大能量。
第一、以春风化雨的理想信念教育为基层干部照亮心灵的“一束光”。理想信念的光芒始终是照亮基层干部思想路线的“光芒”,尤其是在基层干部遇到困惑、困境或者考验时,理想信念始终能够标明前进的方向,指明哪一条路才是光明大道。如今,基层干部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深入领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飞跃,将目光聚焦到中国国情上,体会党的创新理论的科学性、规律性和人民性,将这种新思想中蕴含的思想引导力量和实践指导力量运用到工作中,提升眼界和思维,提升政治站位和胸怀格局,将高屋建瓴的思维力量与脚踏实地的实践力量紧密结合,发挥理想信念不可比拟的巨大作用。
第二、以坚定牢固的组织堡垒力量为基层干部竖起作风的“一面旗”。基层党组织无论何时都是基层干部的坚强堡垒,以“三会一课”为抓手,基层党组织通过强大的组织力使全国各地、不同行业、不同领域都建立起了组织过硬的基层党组织,做到了“全覆盖”,宣传党的纲领和路线方针政策,鼓舞党员干部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不断奋进,以党组织团结引领、教育发动的职能,实现基层干部的最大认同和最有力支持,共同做好党的托付的工作。基层党组织尤其要做好“双培养”工作,将骨干培养成党员,将党员培养成骨干,在党员骨干中培养良才、将才,为基层干部树立旗帜、引导发展路径,用行之有效地干部培养、管理路径,搭建成长成才平台,激励干部敢担当、能作为。
第三、以严密细致的纪律规矩制约为基层干部把好行动的“两条线”。党员干部心中的两条“线”就是党规党纪的“红线”和清正廉洁的“底线”。遵守党的纪律和规矩,是入党誓词中党员干部对组织的承诺。而面对经济社会极大发展、价值洪流的泥沙俱下,诱惑、挑战也接踵而来,要扎紧制度的“笼子”、完善纪律监督机制,坚持“严管就是厚爱”的原则,教育、约束、监督基层干部不越“红线”、不触“底线”,时刻牢记共产党员没有私利,人民公仆“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全力以赴做好人民的好干部、事业的主力军。近年来,党中央高擎巡视“利剑”,加强政治监督,强震慑、抓作风,“打虎”“拍蝇”“猎狐”,再到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警惕“四风”变异,基层干部已经置身于严密的监督体系中,更要做到谨言慎行、如履薄冰,以严谨、严格的纪律规矩准则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
第四、以真诚细致的为民服务情怀为基层干部汇聚思想的“一盘棋。”基层干部是党的事业的主力军,是人民群众的子弟兵,首先要有深沉而真挚的为民情怀。因为,“人民至上”始终是党员干部、基层干部应当牢牢记在心中的重要原则。从脱贫攻坚战到乡村振兴,从抗击非典到抗击疫情,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一项项举措,都与人民冷暖息息相关。而在每一个行业当中,都有着为民情怀的真挚体现。作为基层干部,与群众联系最为紧密,了解群众续期最为及时,就更要将群众放在心中,将为人民服务作为己任,时刻不忘践行群众路线,以增强人民福祉为目标,形成全体基层干部上下“一盘棋”,筑牢为民服务“一条心”,矢志不渝为人民提升幸福感做出更大成绩和贡献。
党的形象好不好,关键看基层干部作风硬不硬。在新百年长征路上,基层干部如百舸争流在发展大潮中砥砺奋进、破浪前行,未来,在人民期待中、在组织托付下,基层干部将更有作为,释放更大能量。(莫应红 贵州省从江县文体广电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