遨游九天追日月,光耀神州傲苍穹。历经183天,时隔6个月,太空“出差”的3名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安全顺利出舱,重回地球怀抱,神舟十三号圆满完成载人飞行任务,在航天精神的激励下,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会迈得更大、更远。作为向下扎根基层的选调生,要从航天精神里汲取向上力量,指引坚定前行路,接续实干精气神,凝聚无穷创造力,偕满腔赤子情怀,于广阔天地间大展作为。
以“只管耕耘,莫问收获”的坚守书写信念篇章。从《东方红》响彻天际到五星红旗闪耀太空,从神舟五号的一人一天到神舟十三号的三人半载,“嫦娥”奔月、“天宫”问天、“祝融”探火……行程万里,不忘初心,载人航天史创造的一个又一个记录,离不开科研工作者们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基层干部同样要有为国为民的“国之大者”情怀、敢啃硬骨的矢志不渝追求,以人民利益为最高利益,把工匠精神作干事标杆,高扬“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的信念,不畏艰苦、不避艰苦、适应艰苦、战胜艰苦,担当起青年干部的职责,与时代同频共振,把为人民服务写在大地上,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以“脚踏实地,手可摘星”的作为书写实干篇章。从一穷二白的艰难困境到两弹一星的壮志豪情,从戈壁荒漠的广袤无垠到海南文昌的椰风海韵,中国航天人求真务实,以“板凳需坐十年冷”的定力,锲而不舍地试验,日复一日地训练,一步一个脚印地探索,才让中国看见浩瀚无比的星空,走进全面自主空间站的时代。青年干部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俯身静心、真抓实干,不做“躺平式”干部,不搞“踩点式”观花,放下架子、丢掉身份,多走田间泥巴路,多坐农家小板凳,听实话、察实情、获真知、收实效,真真切切融入进人民群众,把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挂在心头,精准发力、破解难题,在实干善为中开拓“新天地”。
以“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的奋进书写创新篇章。从一箭单星、近地轨道到一箭22星、太阳轨道,从北斗全球组网到全面建成空间站,一项项令人惊叹的成就,彰显着科技水平的强大与进步,在创新引领下我国航天事业迎来收获季,在创造跨越中尖端科技迈向新高地,用自立自强的中国智慧书写新的太空传奇。在基层岗位的选调生要敢于突破、创造精彩,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姿态,遇深林辟平地、遇旷野种树木、遇沙漠掘泉井,摒却麻痹雄心的“经验主义”,剔除束缚手脚的“惯性思维”,将每一次实践作为全新的开始,运用新方法、多途径解决群众所求,不断闯新路、创佳绩,在新征程凯歌以行,书写壮阔时代答卷。(章昊晨 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凤桥镇永红村选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