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工作队在乡村振兴建设中承担着发展产业、宣讲政策、落实任务等多个工作领域重任,是巩固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同时,下派的驻村第一书记“视野”相对于乡镇干部更加广阔,有着更多的产业发展渠道和就业渠道,对于群众发家致富有着更多的“门路”。因而,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好驻村工作队的领头羊作用。
身到心到,“下得去”。基层既是责任田,也是必修课,能不能带着问题下去,带着方法上来,考验着乡村振兴驻村第一书记和干部是不是真正做到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只有俯下身子沉下心,长时间的在基层驻下去,才能真正的融入到老百姓当中,自己才能成为那里的一员,下乡入村也只有“身”下得去,“心”下得深,带着责任,带上目标,带上感情走进百姓家,拉家常心交心。只有诚心对待,用心解决,真正了解和掌握农村的真实情况,确确实实的帮群众办好事,群众才会喜欢你,把你记在心里。
协调配合,“融得进”。组织开展对选派驻村干部谈心谈话,帮助新选派干部尽快转变角色,主动融入集体,迅速开展工作。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要立足大局,发挥好沟通协调作用,主动与村两委沟通协调,第一时间帮助驻村工作队积极快速的融入当地村干部集体。群众是否满意、是否欢迎,是衡量乡镇振兴第一书记和干部工作水平的第一标准。要积极开展一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工作,帮助脱贫户、五保户、农村空巢老人和留守未成年人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才能真正的“融得进”。
忠于职守,“干得好”。真务实,工作能力强。立足自身岗位,不浮飘、不蛮干、不怕苦、不怕累、踏踏实实地干工作。严于律己,模范表率。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工作理念,团结同事,深入群众中与百姓“打成一片”。在思想上、行动上严格要求自己,严格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及职业道德,自觉抵制歪风邪气,在干部和群众中树立了良好形象。埋头苦干,忠于职守,坚忍不拔,保存和发扬干忠精神,为了工作,时时刻刻做到智已所施,力已所尽,一心一意地做好“干”和“忠”两个字。(贵州省镇远县蕉溪镇人民政府 封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