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出现许多不同类型的网络平台,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在平台上获取信息、认识他人、实现购物等,网络使人们生活变得更加便捷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风险和隐患,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有助于社会和谐安定。
疫情期间网络发挥重要作用,人们利用网络学习、工作,网络已深入到每个人的生活当中,人们每天上网的时间不断增加,这也加大了网络带来的危害,如更多别有用心之人利用网络泄露他人信息骗取他人钱财;传播和转发谣言误导民众、引发恐慌;利用视频号诱导未成年人打赏等,不少人因网络受到伤害,国家出台专门的网络安全法整治网络安全,实行“清朗”行动,此次行动重点清理“色、丑、怪、假、俗、赌”等各类违法违规的直播和短视频;建立溯源机制,从源头抓起,对首发谣言信息的平台和账号加大惩处力度,不放过谣言传播的每个环节,进一步规范网上信息传播秩序,切实维护广大网民切身利益。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做强网上正面宣传,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作为一名基层工作人员,要在思想上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主动学习网络安全防范措施,在工作上,不轻信谣言,不转发谣言,通过列举真实网络诈骗事例向身边群众宣传网络安全知识,提高网络安全防范意识,在生活中,倡导网络文明用语,自觉抵制网络低俗语言,养成文明上网的好习惯。
网络世界不是随心所欲,它和现实世界一样需要遵循共同的规则,一旦有人触碰规则就会受到相应的惩罚,同时网络是一把双刃剑,要学会合理正确利用网络,不沉迷网络游戏,不浏览不良信息,坚持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营造安全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保障人民群众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陈勋瑶 福建省南平市顺昌县洋墩乡机关支部委员会三支一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