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文选 > 正文

用理性思考给考研热情降降温

2022-04-03 15:19:27 | 来源: 中廉在线

3月11日,教育部公布了研究生入学考试国家线,相关话题立即在微博登上热搜,不少学科的分数线都有十几分的涨幅。而随后各个院校公布了本校分数线,更是不断占据了话题榜的榜首。

今年研究生报名人数创下了历史新高,比去年增加了80万。随着社会的发展,研究生的招录人数也一直在增长,但是相较于广大学子的考研热情,这点人数的增长就显得杯水车薪。而由于受到疫情的影响,国内读研相较于就业、留学往往是更好的选择。但是对于考研热的现象,社会大众应该多一些理性,给考研降降温。

真才实学面对自身学历恐慌。在不少调查中,被采访的本科生都认为考上研究生往往可以使得自身在求职中处于有利地位,或者认为本科生的就业相对较难,不如在校园中再待上几年也不迟。但无论是本科就业也好,还是研究生就业也好,唯有真正学到知识,才能找到一份好工作。很多学生甚至是读了研究生之后才发现,自身根本不适合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或者根本对本专业没有兴趣,其结果就是白白浪费了大好的时光,无法从根本上提升竞争优势,摆脱“就业难”的魔咒。

科学培养助力学生求职工作。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进入到社会,不少人都发现在校园里学习的与进入到工作岗位中所需要的完全是两个东西。一些学校重理论轻实践,使得很多学生在走入社会后没有可以安身立命的本事和技能,因此加入了考研大军的行列之中。本科阶段作为通识教育阶段,虽然细化了专业领域,但是更为浅层,而本科毕业直接就业或是选择深造,是由学生自己决定的。在培养过程中,应该是搭建学科知识框架即可,无需增加太过深奥的知识内容,反而应该结合本专业就业方向给予大学生更多技能的指导。这就需要大学在培养本科生的过程中使用科学和更加合理的培养模式,帮助大学生实现从校园到社会、从学习到工作的平滑过渡。

合理用人破除招聘层层加码。“内卷”一词成为当下热门词汇,用来形容年轻人就业也好了,还是形容考研热也好都是十分恰当的。在众多求职节目中,不少用人单位表示通过学历高低、学校层次进行过滤往往能实现用人选人效率最大化,一纸简历定生死,成为了不少刚刚走上社会的年轻人的“魔咒”。读一个研究生成为了年轻人就业的筹码,也成为了年轻人对就业环境的无奈妥协。从用人单位的角度来看这样的高效率选人本无可厚非,但是把一些有梦想、有能力的,但学历、学校层次较低的年轻人排除在外确实是加剧了整个社会内卷的现状,因此企业单位在选人用人上应该更注重在招聘者能力的考查上,而不是仅凭学校、学历分出高低。

考研热的社会现状,或许体现了年轻人不断拼搏、努力上进的精神,值得社会去鼓励去支持,但在这样的现象背后,社会更应该思考的是年轻人被同龄人、家长、用人单位所裹挟的无奈。无论是考生本人也好,还是社会各界,都应该用理性思考,研究生培养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学习本身的目的到底是什么,也许这样,考研才会真真回归本质,为中国的蓬勃发展贡献出强劲动力。(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丰镇市委组织部 徐建航)

责任编辑:李巧珊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