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活着?这是永恒主题,就像一千名读者有一千名哈姆雷特,一千个人可能有一千种答案。对不少人来讲,活着的理由是为了生存。人想要活下去,就需要吃东西,就需要在做事情的时候考虑价值。
但在中华民族的历史星空中,总有像热播影片《长津湖》人物“伍家兄弟”一样为国家和民族不畏强敌、奋不顾身、敢于牺牲的“英雄之星”。他们弘扬敢于斗争、敢于牺牲、敢于胜利的斗争精神,用行动回应了“活着之问”。
这些青年人可能长相质朴,混在人堆里丝毫不起眼毫,但他们的笑容灿烂、目光真挚,他们是朝鲜长津湖畔冰天雪地里和“武装到牙齿”的敌人血战到底的“伍家兄弟”,他们是“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黄继光,他们是“烈火中永生”的邱少云,他们是不畏强暴、不畏艰难、舍生忘死的中国青年之缩影。
几十年前,在朝鲜战场上,千千万万中国青年,在敌人猛烈的炮火中前进,在漫天的硝烟中起舞,在激烈的战场上唱响了保家卫国的“青春之歌”。在保家卫国的“年轻的战场”上,中国青年展现了敢于斗争、敢于牺牲、敢于胜利的革命精神。千千万万中国青年用生命守护生命、用生命守护和平的青春故事,这就像在雪山上铸就了一座座高耸的精神丰碑,让后人肃然起敬、光照千秋。
对今天的我们来讲,《长津湖》不仅仅是一部挺好看的红色影片,更是一部有价值的红色教材。在几小时的光影之旅里,我怀着一份对民族过往的好奇,装着一份对家国历史的敬畏,循着抗美援朝光影足迹,去回望革命英烈无畏的英雄壮举,去感受革命英烈炙热的理想信念,去触摸那段滚烫又光荣的家国历史。在不知不觉间,《长津湖》让抗美援朝历史叩开了我的“心门”,在春风化雨中为我上了一堂鲜活生动的党史、国史学习教育课,帮助我清醒认识了革命事业之艰辛、今日幸福之不易,也让我从那段峥嵘历史里汲取了向上向善、砥砺前行的智慧和力量。
历史提醒着和平年代的我们:“所有的岁月静好,不过是因为有人负重前行,我们今天的幸福之路,是无数英烈用血肉铸就的理想之路”。当前,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交织,我们前行道路上不仅仅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更面临着一系列风险挑战的考验。我们青年干部应该铭记抗美援朝光辉历史,铭记革命英烈的英雄事迹,牢记初心使命,坚定必胜信念,弘扬革命英烈敢于斗争、敢于牺牲、敢于胜利的精神,在斗争中学会斗争,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场”上唱响新时代“青春之歌”,这不仅是对革命英烈的最好纪念,更是对“活着之问”的最好答案。(浙江省文成县委组织部 刘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