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春蚕直到死去才停止吐丝,小小的蜡烛燃烧自己,照亮他人,它们无私奉献,甘之如饴。夸美纽斯也提出:“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我有幸选择并走上教师这条路,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要做那一盏小小的灯,照亮他人,温暖他人。
他是一盏小小的灯,照亮琼中大山深处。怀揣一颗热爱乡村教育的心,五十岁的他毅然从县城远赴琼中大山深处,用小小的光明照明了琼中大山,只为给乡村孩子们任教。然而,病魔上身的他,在两个多月前突发脑出血,生命垂危,内心依旧牵挂山里的孩子们。躺在雪白的病床上,坚持备课和批改作业,一出院就重返讲台。他,就是张子龙,一盏可赞可颂的灯,用他微弱的灯光,照亮了大山,温暖了大山,更是把光芒撒向世界!听,谁的声音朗朗?原来,张子龙老师正给学生们上语文课,教他们读古诗,教室里回荡起朗朗童声。“张老师教学认真无比,身体的病痛似乎全抛在了脑后。”上安中心小学校长张继强告诉记者,他把学生们当成自己孩子一般疼爱、关心。一盏灯虽小,光明却永存。
她是一盏小小的灯,光芒温暖了几十年。1987年7月工作,任教于庐江县盛桥镇高老学校,农村教书的她散发着自己小小的灯,一亮就是二十多年,她默默奉献,照亮他人,高琼老师把温暖传向孩子们的心田,把爱撒向大地。乡村近几年出现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而她班上就有近半,孩子们大多跟随爷爷奶奶,有些借住亲戚家。从小缺失父爱和母爱的他们,是多希望有一份爱将他们包围,带给他们温暖。高老师的班上有一个女孩名叫徐斐,一次上课突然哇哇大哭,高老师走进关心温柔问起原因,孩子泪眼汪汪:“老师,我,我想妈妈了……”看着她那抑郁的眼神,她内心仿佛被雷电击中。她把这些留守儿童召集一块,组成一个“留守小队”,让他们在学习上互帮互助,而且,高老师主动成两个孩子的“代管家长”,从此在她家餐桌上,多放了两双碗筷。节假日期间,高老师把留守小队召集一块,教他们包饺子,给他们讲故事,学生徐斐常说:“高老师,就像我的妈妈。”一盏灯虽小,温暖却永恒。
他们都是一盏小小的灯,用小小的行动照亮、温暖学生,把爱传递给了大江南北。选择是方向,它让你拥有勇往直前的斗气;奉献是动力,它让你拥有的激情四射不竭;热爱是勇气,它让你拥有坦然面对的心境;敬业是信念,它让你拥有意志坚强的品质。教师,是我选择的道路,是我喜欢的路,在今后工作中,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做一盏小小的灯,点着光芒尽情高歌。(海南省琼中县长征中心幼儿园 李翠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