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基业,人才为先。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实现中华民族民族伟大复兴,实现高水平科技自主自强,人才是重中之重。
聚焦五湖四海聚人才,化人才技术短缺难题。不拒众流,方为江海。集聚人才,首先要广开聚才、引才之路,疏通人才进入的渠道,正确认识到人才的“概念”,坚决破除唯学历、唯论文、为奖项、唯职称的“四唯”倾向,拓宽人才分类评价标准。根据实际发展需要,坚持“五湖四海”用人原则,可将有实例、能干事的农民企业家、离退休干部、体育运动员等作为人才引入,真正将人才聚集起来。
聚焦精准施策育人才,化人才素质提升难题。人才的竞争首先是人才培养的竞争,我们除了集聚引进外部人才,更要做好人才内生力量的培育使用。各有关部门,特别是一流高校,要结合各自职能优势,源源不断地为各领域培养发展培养基础人才、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领域要针对发展需要按照“需要什么、培训什么,缺少什么、培训什么”的原则要求,开展对口的“订单式”人才培育。要持续开展人才能力素质提升,确保人才能够常学常新、常思常悟、常研常得,最大程度发挥人才效能。
聚焦大胆放手用人才,化人才干事创业难题。要进一步形成“近者悦、远者来”的人才工作格局,就要真真用好人才,要充分考虑岗位匹配性和人才发展空间,提供人才发展需要的岗位,将人才放在合适的岗位,让其充分发挥作用,也要在实践中锻炼人才,积极引导人才在经济发展主战场、乡村振兴第一线、科技创新最前沿担重担、经风雨,淬炼打磨,学用相长。
聚焦创优环境留人才,化人才服务欠缺难题。高层次人才流失现象频发,如何有效保证人才在引得进、育得出、用得好?留才之法至关重要。各地区要进一步建政府牵头,职能部门发力,用人单位聚力的人才服务格局,为各类人才当好“后勤部长”,做到工作中充分支持,生活中关心关爱,最大限度解决人才住房安居、子女入学、配偶就业、医疗保障等后顾之忧。(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区委组织部 赵今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