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28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指导意见》,强调要加快建设一批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的世界一流企业。企业强则国强,世界一流企业不仅是全球前沿科技和行业产业发展的风向标,更是国家综合实力、国际竞争力的体现。中国企业想争创世界一流,有三个难题横亘在前,亟待破解。
规模要匹配盈利,破解“大而不强”问题。对照近年来《财富》世界500强榜单可以发现,我国一些企业发展思路不畅,纯粹靠扩大规模“混日子”,持续出现营收增长、盈利降低的咄咄怪事。企业没有盈利谈何发展?招商局集团转变发展思路,提出“质量第一、效益优先、规模适度”的发展理念,刀刃向内求变革,以数字化技术为抓手,从收入、成本、赋能、资产清理四个方面发力,一举摘得了资产规模、利润总额和净利润排名第一的央企桂冠。从招商局集团“大而强”的经历不难看出,中国企业要敢于与国外巨头作对标、掰手腕,走出靠规模碾压的“舒适区”,想方设法去提升自身的内涵,做到经风雨而不倒,历艰辛而弥坚,才能行稳致远,最终站上世界舞台的中央。
技术要掌握核心,破解“全而不优”问题。有些企业建成全行业链条,涉及面广,看似风光,好比有十八般武艺却不精通,没有专属于自己的基本盘、压舱石,在遭遇狙击时容易节节失利,乃至夭折。企业没有技术怎么立足?作为我国石油行业翘楚的中石油公司之前便深受其害。痛定思痛,中石油公司通过改革三年行动方案,搭建起了科技创新体系,将关键技术及装备替代率提高到了85%以上,把命门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进而在体系中立于不败之地。国内建成全行业链条的企业不少,但更多受益于国内这个巨大的消费市场,如果不能豁出劲去攻关、掌握核心技术,幻想着“造不如买”的美梦,不敢置之死地而后生,心中永远没有底气,那不仅芯片之殇殷鉴不远,与建设世界一流更是背道而驰。
品牌要抱团推广,破解“散而不精”问题。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迅速崛起,中国企业也开始走入全球视野。但令人遗憾地是,多年来在全球的品牌竞争中都难以见到中国企业的身影。企业没有品牌如何长久?多少民营企业在国内叱咤风云,出海之后却“水土不服”,做不好外国人的生意,品牌推广存在“单打独斗”的现象,打不开新的发展局面。在这一点上,需要企业狠下功夫,做好出征全球的“计划书”。抓好经营是首要任务,先要做好宏观策略的制定、产品转化为品牌策略的谋划、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等基础工作,同时要对产品之外的附加值有高度的敏感和警觉,在品牌经营上配置足够的资源。更重要的是学会抱团联动资源,攥紧拳头,与同行业、上下游产业链一起并肩出战,通过大行业的多种系列产品打响品牌,打出未来。(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南浦街道办事处 黄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