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政失者在草野,知屋漏者在宇下”。基层管理体制改革是一门科学,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必须不断改革,把社会治理重心放在基层。善于从小处着眼,从末端发力,在细微之处见真功,在堵点源头求突破,谱写基层更加和谐有序、更具生机与活力的“大文章”。
创新基层管理体制,要坚持强化党建工作职责。要紧紧围绕党建基层重点工作,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积极开展支部创建工作,打造坚实基层堡垒。一是健全完善机关党组织制度,夯实基础。严格按规定开展主题党日、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专题学习等各项活动。二是开展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惠及民生。以“便民、务实、廉洁、高效”为宗旨,建设农村党群服务中心,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三是加强基层党建,规范村庄治理,进一步提高村级治理水平。
创新基层管理体制,要重点激活用人机制。基层的人才保障支撑能力很弱,必须通过创新选人用人机制,提高基层干部待遇和工作条件加以解决。建立基层专项编制制度,对在基层工作的人员,打破编制性质和人员身份的限制,制订符合实际的人员招考、管理、使用、流动、晋升、薪酬等配套政策,有效解决基层人员“同岗不同编”“同工不同酬”“交流无渠道”等问题。同时,要真正建立起与基层职责相适应的差异化考核评价体系,真正做到考重点、考关键,切实发挥好考核的“指挥棒”作用。
创新基层管理体制,要突出优化干部考核制度和管理制度。要加大对干部“庸懒散”整治力度。优化干部管理办法,明确干部对工作质量、工作业绩、考勤情况等办法管理,通过建立台账制度,每月或者每季度进行打分、考评,实行百分制考评,确保基层各项工作得到认真有效落实。
事者,生于虑、成于务、失于傲。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才能夯实基层管理体制治理能力基础,才能构建更好地服务群众、更优管理体制,才能把基层治理的“大文章”写得更加出彩。(贵州省镇远县金堡镇人民政府 刘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