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组工干部是管干部用干部的干部,一定要有“瞻山识璞、临川知珠”的识人慧眼,要有“劝君参透短长理、自有人才涌似云”的用人之道,更要有“众里寻他千百度”的爱才之心。乡村振兴需要人才。新时期,如何助力乡村振兴?组工干部离不开这几种技能。
一、要有“瞻山识璞、临川知珠”的识人慧眼。组织部门肩负着为一个地方经济发展、党的建设等各方面工作选拔人才、调整干部、管理党员的重担。组工干部作为实际操作人,在考察干部、引育人才、评估队伍的过程中,就是一次在瞻山临川中识璞知珠的过程,这就离不开我们组工干部需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及过硬的本领,精准识别干部,解决干部工作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既要听其言,更要观其行,既要看其表,更要察其里。当然,组工干部在看人识人时要跳出自己的喜好,不能以自己的主观意识为标准,而要以群众的需求为标准、从群众的角度出发来选贤任能。
二、要有“劝君参透短长理、自有人才涌似云”的用人之道。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才。丰镇市面对3乡8镇91个行政村的复杂局面,要振兴乡村,必须破解人才瓶颈。人才在哪里,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对口…这些问题无时无刻不是环绕在组工干部心间的大事。高精尖人才短缺,组工干部要聚焦发展内生动力,不断发现、培育好农村年轻党员、村两委成员和大学生村官等“后备型”人才,建立健全乡村振兴本土“人才库”,有针对性加以培育,把更多“土专家”“田秀才”培养成为村级党组织带头人,并给予政治上的待遇,打造起引领乡村振兴的本土“生力军”。要做到知人善任,不拘一格唱好“用才经”。
三、要有“众里寻他千百度”的爱才之心。俗话说:“种的梧桐树,引得凤凰来”。组工干部牢固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人才观,健全人才流动机制,用好、用活驻村干部、帮扶专家团队等人才队伍,建好各类人才服务乡村的通道,搭建退休人才服务乡村平台,为乡村振兴送去先进的理念、丰厚的知识和高超的技术,为乡村振兴注入人才动力。现如今,凤凰寻来了,如何留的住还需我们要有惜才、爱才、护才之心。组工干部仍需建立健全乡村人才评价机制,为新型人才创造更好的创业条件和发展空间,激发乡村振兴潜力。同时要注重建立人才容错纠错机制,以宽厚包容、人尽其才的环境,筑好人才大有可为的美好前程。(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丰镇市委组织部 刘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