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政策的出台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意愿,为了给人民群众更好的生活,也就是说满足人民群众意愿是制定政府政策的目的。因此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关系,要有清醒的认知,不断的调整以及制度的保障。
要有清醒的认知。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身份,身为共产党员,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根本宗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的执政理念。习总书记说过,“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满足人民群众意愿的政府政策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起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实施起来才会事半功倍。因此我们制定政府政策时要能够从群众出发,根据群众的意愿和客观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制定,要能够深入群众,因地制宜,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专家论证、民主听证的方式进行政策方案的设计和研究,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制定出真正满足群众意愿的政策。
要能不断地调整。制定政府政策的目的是要满足群众的意愿,改善群众的生活,解决困扰群众的问题,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群众的意愿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地发生改变,旧有的政策不一定能满足于群众新的意愿,甚至可能发生背离,那么政府政策就要能够与时俱进不断调整,通过新一轮的走访、调研、座谈等方式了解群众新的意愿,同时收集在过去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难点以及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从而不断地进行更新、修正,成为新的满足群众意愿的政府政策。
要有制度的保障。如果在政策执行的过程中,党员干部懒政、怠政,那么再好的政策也无法让群众享受到红利,因此要有制度的保障,推动政策切实有效的落实,实现制定政府政策满足人民意愿的目的。我们要通过从严治党,建立权力约束的防范机制和惩戒机制,推动党员干部尽职履责,形成有权必有责、用权必担责、滥权必追责的制度安排,通过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政策为民服务。(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县报京乡人民政府 韩松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