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尊重和保障人权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党的百年奋斗史,贯穿着党团结带领人民为争取人权、尊重人权、保障人权、发展人权而进行的不懈努力。
人权问题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党和国家的一贯宗旨,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而社区是最基层的群众自治组织,全面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思想贯穿于社区建设的各个方面,是社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重视人权保障,不断提高社区服务能力,不断提高社区自治水平,不断加强社区共建力度,本着为群众办实事的初衷,文明社区的建设才能走深走实。
以民为本,服务社区。人权是奋斗出来的,而不是喊出来的。人民幸福是最大的人权。拥有基本权利,能够被尊重被保障,是社区居民强烈的共同愿望。只有保证居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居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才有尊重和保障人权可言。把以民为本、服务社区作为社区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为宗旨,全心全意为社区居民提供福利性、公益性服务,不断满足社区居民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需要。只有依靠群众、服务群众,真正解决实际问题,才能有坚实的群众基础,才能获得群众的支持,从而使社区服务事业长盛不衰。
扩大民主,加强自治。民主和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在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实行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是居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方式。通过加强居民议事协商、强化权利监督,拓宽范围和途径,丰富内容和形式,保障社区居民参与管理和监督的民主权利。同时,着力讲好中国人权故事,运用形象化、具体化的表达方式,增强当代中国人权观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社区干部要自觉学习马克思主义人权观、当代中国人权观,提高认识,增强自信,主动做好尊重和保障人权各项工作。
因地制宜,共享共建。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本国发展道路的权利,人权事业必须也只能按照各国国情和人民需求加以推进,中国则根据本国情况,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人权发展道路。社区也应该因地制宜,坚持以居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促进居民全面发展,有效保障居民发展权益。社区建设要从社区居民迫切需要和热切关注的问题入手,充分调动社区内各方力量广泛参与社区建设,广泛协商、广纳群言、广集民智,共享共建社区资源,和党建共建单位一起增强尊重和保障人权意识,形成推动文明社区建设的合力。而各个社区还应该根据自身的不同情况,从社区实际出发,坚持以生存权、发展权为首要的基本人权,提高居民的幸福感,营造社区良好氛围,促进社区公平正义。(平潭综合实验区海坛片区管理局 薛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