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的审议时,深刻阐述了对碳达峰碳中和的思考,并叮嘱大家“不能把手里吃饭的家伙先扔了”,指出办事情“一定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这番深情的嘱托,为广大党员干部指明了干事创业的方向。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党员干部当提高站位,胸怀大局。井冈山时期,毛泽东同志和战士们在一棵荷树下歇脚,他问:“站在荷树下能看多远?”有人说能看到江西,有人说能看到湖南。毛泽东同志则意味深长地说:“不仅要看到江西和湖南,还要看到全中国、全世界。”这就是一种宏阔的格局、高远的站位和科学的预见。只有站位高远、胸怀大局,充分看清历史发展大势,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才能不断打开新局面、取得新成效。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复杂敏感的周边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党员干部务必要提高政治站位,不断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洞悉规律、辨明方向,找准定位、明确职责,廓清眼前迷雾;要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正确处理好全局和局部、长远和当前等关系,在新征程上披荆斩棘、开拓创新、勇毅前行。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党员干部当以民为本、践行初心。“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无论是算大账、算长远账,还是算整体账、综合账,它的立足点还是在人民。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也是我们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无论过去、现在、未来,人民都是永恒的“航向”。从“延安窑洞对话”“西柏坡赶考”到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再到顺应人民期待,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这些都生动地诠释了“人民至上”的理念。党员干部当自觉站在人民根本利益的立场上算账,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在具体工作中多接地气、多察民情、多聚民智、多惠民生,以扎扎实实的行动做好人民群众的“勤务员”、“贴心人”。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党员干部当务实笃行,久久为功。习总书记谆谆叮嘱,殷殷重托:“绿色转型,是一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先立后破,而不能够未立先破。”不单单是绿色转型,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等等亦是如此,都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这需要一任任、一代代人接续奋斗,以愚公移山的精神、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姿态,把一张蓝图绘到底、干到底。“成功的唯一秘诀就是坚持到最后一分钟。”少年勤学、青年担纲,一生致力于中国航天事业,科学家孙家栋在璀璨星斗里书写下航天传奇;坚守山区、以命抗争,张桂梅同志在教育沃土里馈人间以芬芳;桃李天下、传承一家,风雅先生叶嘉莹在诗词的国度里七十年如一日播撒着诗词的优雅……无数的身影、无数的行动在诉说,以钉钉子的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务实笃行、真抓实干,一锤接着一锤敲、一扣接着一扣拧,咬住不放,持续用力,久久为功,我们就一定能以善作善成的实效造福他人。
春阳抚照,万物滋荣,正是击鼓催征、奋楫扬帆之时,让我们算好“干事创业”的账本,在新征程上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共同奔赴一场“春暖花开”的烂漫盛会。(福建省漳州市南靖高新技术产业园管理委员会 高丽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