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兴盛,人才为本。人才是国家的希望,更是国家的未来,依靠人才兴邦,走人才强国之路,才能大力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人才兴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做好干部工作,既是国家发展的压舱石,也是社会长治久安的助推剂。
在过去的一个阶段,人才发展要靠加法,新时期以来,面对新的时代任务和国际挑战,加法已无法满足我国的发展需要,2022年,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也进入重要的筹备阶段,在这一重要的时间节点,更需要充分发挥人才力量,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做好提升人才能力的乘法效应,这样才能事半功倍,推动人才强省,进而实现人才强国。
扩大基数,干字担当
要充分发挥干部作用,就要发挥实干精神,增强个人本领,扩大每个人的价值,进而实现整体基数的翻倍。要打造一支素质够强、本领过硬的干部队伍,就要从思想、作风和能力三个方面下功夫,三者正如鼎之三足,缺一不可。干部要想干事,干成事,首先就要从思想上有所转变,要以坚如磐石的信心、万古不变忠心、持之以恒的决心,扛起时代责任和使命。干部要想干事,干成事,还要从作风上着手,要始终保持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牢记初心使命,戒骄戒躁,做讲规矩、守纪律、谨言行、慎始终的共产党人。干部要想干事,干成事,更要从能力上深入思考,要保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气概和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斗志,更新知识观念、掌握过硬本领、创新工作方法,在各自岗位上迎难而上、接续奋斗。
增加项数,众字领跑
要充分发挥干部作用,就要聚四方英才而用之,集众力、汇众智,才能办成事、办大事。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的交汇点上,我们更要广纳贤才,激励后进人才,发挥团队力量,为干部队伍注入新的血液。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如今国家的发展,离不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不懈奋斗,纵观我国发展的功绩薄上,既有袁隆平、邓稼先、南仁东等老一辈工作者的辛勤耕耘,又有黄文秀、张玉滚、于新辰等后起之秀的传承接力,在携手抗击疫情的道路上,更是既离不开钟南山的科研团队,又离不开14亿中华儿女的团结一心,我们在接力与合作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众人齐心,其力断金,未来,我们要不断壮大人才队伍,为年轻干部提供更宽广的舞台,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战斗力,唯有如此,才能拨得云开见月明,不破楼兰终不还。
变加为乘,闯字引航
面对新时代、新挑战,干部要敢于突破创新,打破加法常规,发挥乘法效应,才能闯出一片新天地。创造的力量是无穷的,当下,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也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在这个关键的时间节点上,我们既要保持滚石上山的毅力和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魄力,又要有唯进取也故日新的勇气。从地震仪的发明到大国工匠,从商鞅变法到马云的商业帝国,创新从不是按图索骥、一蹴而就,创新没有理论,只有不断的尝试与实践,才能鼎故革新、继往开来。在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我们更要注重培养创新型人才,努力提高创新意识,在工作中进一步解放思想,破除思维禁锢,不断探索新思路新方法,这样才能让干部特别是青年干部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
责任激励使命,使命引领未来。新时代的强国战略离不开人才,中华民族的发展离不开广大干部的勠力同心、携手作为,只有吸纳更多的有识之士加入到国家建设的队伍中来,激励广大青年干部提升本领、勇于担当、奋力前行,才能奏响新时代的华章,才能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汇聚更多智慧,才能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海南省临高县退役军人事务局 陈昱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