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文选 > 正文

吹响“营商”冲锋号 擂出“赢商”出征鼓

2022-03-02 15:44:51 | 来源: 中廉在线

近期,各地纷纷召开新春“第一会”,“优化营商环境”成为开工高频词,足以看出“虎年有为”的决心和干劲。古有“水深鱼悦、城强贾兴”,现有“企业和老百姓办事‘最多跑一次’”,无不说明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市场经济“茁壮成长”的培育沃土,更是市场主体“自由呼吸”的生命之氧。唯有持续造就营商“软环境”,方能夯实地方发展“硬实力”。

瞄准头,惠企政策精准对位。近年来,各地推出的惠企政策层出不穷,有减费降税提温度,也有要素保障跟进快速度,更有真金白银给底气,市场主体活力大大激发。但是为什么还有企业没享受到?从源头看,要保证政策制定到边到底。政策的制定既要顾及大企业,也要考虑小微企业,做到实事求是、有针对性且务实管用,确保企业可对号、基层易执行、落实有保障。从路径看,要确保惠企政策精准直达,如前不久南京通过建立“宁企通”惠企综合服务平台,着力解决政策发布“不透明”、企业“不知道”问题,主动推送实现“政策找企业”,受到市场欢迎。

记心头,政务服务贴心到位。“专家门诊式”“千名干部驻千企”等系列活动推出,让企业的一大批困难和堵点得到及时解决,赢得好评。但应警惕“应付式走企、调研企业经典路线”等形式主义冒头,一些领导干部和驻企服务员自身对惠企政策一知半解,不仅无法解决实际问题,反而形成政务服务不良示范,让企业家心生反感。因此,要做企业的“贴心人”,从办公案头走到厂房里头,形成“带政策入企业,带问题回政府,带解答返企业”良性工作模式,把企业满意作为检验优化营商环境成效的第一标准。

争前头,作风效能争先进位。营商环境建设没有“第二线”,更没有“旁观者”“局外人”,需全员出力、全情投入。只有干部队伍敢于“刮骨疗毒”,营商环境才能“强身健体”,从企业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最受益的地方抓起,补短板、定政策、跟服务,让与企业家“在阳光下交往”成为主流。扭转“同过去比”惯性思维,要对照国家营商环境评价18项指标,以争一流的战斗姿态,把握政策“窗口期”,帮助企业走上发展“快车道”,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风口实现“后发制人”。

良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政府部门和党员干部要形成“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的共识,以主角姿态、主力担当,把“纸面实力”化为“行动伟力”,凝心聚力培育营商高地、兴业沃土!(浙江省龙泉市安仁镇人民政府 夏之韵)

责任编辑:李巧珊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