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日前,党中央专门印发《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要求以更高质量法律监督助推构建更加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探索干部监督的新举措,要看好“火候”,要“文火”慢烹、“中火”轻炖、“武火”爆炒,烹出党内监督机制的新佳肴,才能彰显党先进性、纯洁性的“色香味美”。
要“文火”慢烹,烹出“政治教育”的香味。“首关不过,余关莫论。”政治教育党员干部思想道德建设的“第一课”,要“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方能在干部思想“换血”过程中功能显著,要在及时把握党员干部思想动态的基础上做到“有的放矢”,摒弃坐而论道“清谈客”、“喊口号”“强灌输”式教育,要注重政治教育方式方法,“文火”慢烹,才能“香气满满”。要为党员干部甄选合格的带头人作为“良师益友”,发挥“传帮带”作用。要根据大局大势,拓宽视野格局,通过专题学习、讲廉政课、听反腐倡廉报告、看警示教育片等多种形式,运用正面典型宣传引导,运用反面案例警示教育。让党员干部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对政治理论“入味”入脑、入心,筑牢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防线。
要“中火”轻炖,炖出“考用结合”的浓味。“为政之要,首在得人。”选人、用人、管人是干部工作的核心,干部的“选、用、育、留”是从内化到外化的一个漫长过程,组织部门要做到以“考用结合”的“中火”,轻炖“良将、干将、闯将”,哪个“佐料”多了,哪个“味道”淡了,实时跟踪、及时反馈,随时补缺、“增味”,从而培养出理想信念坚定、政治立场明确的“党味浓浓”型干部。要注重政治标准考核精准度,防止“带病提拔”、违规用人等行为。建立健全干部考核制度,注重德才兼备与工作实际相结合,既考核显绩、又了解潜绩、更突出德才。加大日常考核调研力度,准确把握干部的干事能力、工作作风和具体实效。注重考核结果运用,把考核结果与干部的进退留转相结合起来,让担当作为的干部“吃香”,让碌碌无为的干部“坐冷板凳”,让混日子的干部“挨鞭子”,让不作为、乱作为的干部被“问责”对党员干部队伍做到全方位掌控、全方面了解。
要“武火”爆炒,炒出“日常监督”的辣味。“越是肩负重要使命,越要强化自我监督,自觉接受党和人民的监督”反之,则会背离人民群众,最终也只能在自我放纵的道路上渐行渐远。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日常监督工作有“辣味”,才能让行为有偏差的干部红红脸、出出汗,起到活血化瘀、促进肌体健康的作用。通过“武火”爆炒的“辣”有利于干部血液健康循环。相反,日常监督没有辣味,没有权威性,就达不到监督效果。因此,党员干部要时刻强化自我监督的“辣”意识,要严以“君子检身,常若有过”的态度来检视发现自身不足,规范权力使用。要注重抓早抓小的“辣”手段,防微杜渐,察其所“小”、观其所“细”,不以小疵而放过、不以小短而轻视。要反复“翻炒”党员干部“八小时内”与“八小时外”的“辣”,多方了解党员干部的工作、生活、社交,近距离监督,及时修剪问题矛头。对于情节严重、影响较差的干部,视情况采取诫勉、免职、降职等方式予以调整处理,持续织密干部监督“防护网”。(吉林省四平市铁东区委组织部 孟令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