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更好日子还在后头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接下来要把乡村振兴这篇文章做好,让乡亲们生活越来越美好。然而新时期、新阶段、新起点,如何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摆在乡村振兴面前的首要课题。因此,我们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为总遵循,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按照总书记要求的,在新时代新起点上闯新路,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
一部“人才”曲,即抓乡村带头人,瞄准人才定发展。乡村振兴,人才振兴是基础。乡村振兴的发展,离不开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人才队伍。因此,乡村振兴需要吸引有号召力的带头人、有行动力的追梦人和返乡创业者,同时重视挖掘乡士人才,充分利用好村两委选举换届之机,将既把有文化、有能力、有技术、有贡献、有创新的乡土人才选拔出来,又将组织开展好专业知识、职业技能等培训,不断增强其生产水平、发展能力、致富本领,以乡村人才队伍的壮大为乡村振兴提供不竭动力。比如:有些村两委现任成员,有的年纪较大,有的文化素质不高,急需将退伍军人、毕业大学生和在外创业打工致富能手引进村委班子成员中来,为打造乡村振兴建设注入新鲜血液。
二部“产业”曲,即稳基固本找产业,持续发展惠乡亲。乡村振兴重在产业发展,产业兴才能乡村兴,经济强才能促发展,找到产业发展的“好路子”,就是牵住了乡村振兴的“牛鼻子”。一方面我们要牢牢把握农村产业革命“八要素”,遵循“五步工作法”,坚持把发展产业作为促进群众稳定增收的关键措施,推进产业富民之路行稳致远;另一方面我们坚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市场导向,继续在脱贫攻坚基础上,加大产业发展力度,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好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做出特色、做大规模、做成品牌。比如:聚焦当地特色优势产业,建立农技型人才台账,将农村的“土专家”、种植养殖能手、农民专业合作社技术骨干、回乡创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外出务工青年等乡土人才集聚起来,激发创新创业优势,助推乡村产业发展。再比如:产业发展采取“乡村振兴工作队+村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以党支部牵头的合作社为平台,乡村振兴工作队发挥职能优势,多种举措发展壮大乡村经济,带动群众发家致富。
三部“美丽”曲,即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让群众生活更美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思想。因此,要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就要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开始,以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一是开展摸底调研,走访寨老、老村干、老党员、群众代表等召开专题会议,广泛征求民意,为乡村振兴提出意见建议,凝聚思想共识,凝心聚力共同谋发展,切实做好建设美丽乡村的各项建设。二是借鉴或参考其他示范村的经验做法,重点向上级和各职能部门协调汇报,争取资金、人力和财力倾斜到本村来发展。三是以乡村治理机制,统筹公益性岗位人员等作为管护主体,明确管护内容、管护标准、质量要求、工作职责、奖惩措施等,做到管护主体和责任明晰,管护标准规范,效果明显。四是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指导群众落实好规划要求,增强群众主动参与设施管护意识, 爱护好、维护好、管理好相关设施。结合实际和乡村振兴目标要求,集思广益,用好用活当地文化元素,强调大家要全力配合做好征地、规划、实施等各项工作,确保项目落地落实、稳步推进。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因此,我们要站在新的起点上接续奋斗,继续把乡村振兴这篇文章做好,让乡亲们生活越来越美好。(杨波 贵州省锦屏县启蒙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