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商都县坚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深入推进“村企合作”,采取多种形式,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科学合理制定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规划,提高建设项目的前瞻性,把乡村产业振兴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有力结合,着力在培育乡村产业,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
入股企业保本分红。整合重点项目扶持资金和财政扶持的部分资金,以签署《“万企帮万村”发展村集体经济村企合作协议》的方式,托付给信誉好、规模大的龙头企业管理运作,兴建产业项目,在生产经营中实现收益,企业每年按一定比例的分红转交村集体持有、管护和作为村级集体经济收益。
坚持规模“村企合作”。按照《商都县“村企合作”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精神,动员全县93家上规模企业,以“一企帮一村”、“一企帮多村”的结对方式,与全县212个村委会进行合作。村委会通过向企业提供生产基地、劳动力资源、中介组织服务等多种方式和渠道,获得企业的有偿服务费用,用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加大土地流转力度。立足商都县特色农业优势,按照依法、自愿、有偿、规范原则,积极开展农村土地流转,依托蔬菜生产、马铃薯加工等龙头企业实现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提高农村土地利用效益,获取企业“土地流转”服务费,增加村级集体经济。
发展实体产业项目。鼓励乡(镇)、村委会依托龙头企业的蔬菜、糖菜、马铃薯规模种植基地和加工生产,利用政策支持、项目资金、帮扶资金,建设一批集体蔬菜大棚、恒温库和糖菜、马铃薯储藏窖等实体项目,并通过自主经营、承包、租赁等方式,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促进龙头企业基地的发展壮大。
盘活集体资源资产。鼓励村委会与帮扶企业合作,盘活闲置的苗圃、果园、鱼塘、粮种场、蔬菜大棚、养殖场等集体资产,加强对林、地、水、矿等集体资源的开发利用,采取承包、租赁、参股经营、联合开发等方式,提高利用率,培育稳定、可持续的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来源。
引导创办服务产业。鼓励引导村集体领办创办专业合作社和电商服务站,采取“支部+公司+合作社+基地”的发展模式,为龙头企业、种养殖大户提供农副产品的销售、加工、运输、贮藏以及农业生产资料供应、技术培训等方面的服务,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发展特色乡村旅游。鼓励拥有一定民俗文化、农牧业特色、生态资源的村,通过“村企合作”“村村合作”的形式,深入挖掘自然、历史、人文等资源,兴建乡村游、生态游、农家乐、采摘园等项目,大力发展田园经济、观光经济,开辟村级集体经济集体增收的新渠道。
大力发展养鹅产业。鹅养殖周期短、投资小、效益高。全县有大量闲置的养殖棚舍、丰富的柠条等牧草、还有悠远的养鹅历史,为发展鹅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扶持发展养牛项目。按照“政府推动、龙头带动、农户自愿、政策扶持、资源整合、持续发展”的思路,使养牛产业上规模、上档次,做大做强产业品牌,增强产业带动能力,密切农企利益联结机制,扶持乌兰察布市中地生态牧场有限公司扩大生产规模,积极推进全县奶牛产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
认真落实扶持项目建设。认真组织实施好中组部、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和自治区党委组织部重点扶持全县16个村发展集体经济项目,加强对帮扶资金使用监督、项目实施、见到实效。同时,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核心引领作用,以点带面,带动全县村级党组织不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各乡镇可结合本地实际,立足市场需要,积极探索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其他有效形式,推动村集体经济持续稳定增长,逐步形成多渠道、多类型、多元化的集体经济发展格局。力争在2021年底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占比达到60%以上,集体经济发展内生动力进一步增强。(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商都县委组织部 张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