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上午,“七一勋章”颁授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七一勋章”获得者都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是立足本职、默默奉献的平凡英雄。他们的事迹可学可做,他们的精神可追可及。闪耀的勋章,凝聚着辛劳和智慧,承载着光荣与梦想,是激发亿万人民奋勇前行的巨大力量。
闪耀勋章里有“坚定的信念”。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14岁参加“渡江突击队”,不畏枪林弹雨6次横渡长江的马毛姐;坚守高原边防10年,为捍卫祖国领土主权、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壮烈牺牲的陈红军;在悬崖绝壁开凿“生命渠”,用实干兑现“水过不去、拿命来铺”的黄大发......他们顽强拼搏、不懈奋斗,为党和人民事业奉献自己的一切乃至宝贵生命,以实际行动印证着中国共产党人深入骨血的信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艰难可以摧残人的肉体,死亡可以夺走人的生命,但没有任何力量能够动摇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广大党员要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作为毕生追求,把坚定的理想信念转化为对本职工作的不懈进取,对艰难险阻的勇于担当,在拼搏中成就事业,在奋进中谱写华章,不断把为崇高理想奋斗的实践推向前进。
闪耀勋章里有“赤诚的初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回望过去,在近百年波澜壮阔的征程中,我们党之所以能历经挫折而不断奋起、历尽磨难而淬火成钢,正是因为始终把人民作为“源”和“本”,深深植根于人民之中。如今,“将军之子”廷巴特尔,凭着“让牧民过上好日子”的信念,扎根牧区苦干实干;党员干部忠诚干净担当的典范李宏塔,视孤寡老人为父母、视孤残儿童为子女、视民政对象为亲人;社区工作者的杰出代表林丹,始终为民爱民,当好党的“传声筒”,群众的“服务员”,扎根社区40余载。他们一心一意为百姓造福,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崇高情怀。广大党员要永葆“但愿苍生俱保暖,不辞辛苦入山林”的真情,把群众立场、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植根于思想、落实于行动,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切实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转化为最朴实、最具体、最绵长的行动。
闪耀勋章里有“无私的奉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事业,人民的事业,是靠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奉献而不断铸就的。”黄文秀研究生毕业后,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用美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张桂梅扎根边疆教育一线40余年,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坚韧纯粹、甘当人梯,用爱心和智慧点亮万千乡村女孩的人生梦想;魏德友和妻子坚守在新疆毗邻边境线的无人区,为国巡边50多年,成为了边境线上的“活界碑”.....在面对家与国、个人与集体、私利与公义的取舍时,他们坚定地选择了后者,选择把许党报国、履职尽责作为人生目标,为国家和人民的事业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这种精神闪耀在勋章中,也照亮了我们前行的路。广大党员要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事业之中,勇于奉献,甘于奉献,乐于奉献,像蜡烛为人照明一样,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努力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闪耀勋章里有“高尚的品格”。一个人的品德,刻印于做人做事的细节,彰显于具体而微的点滴。共产党人也正是以严以律己的高尚品德,赢得了人民信任,得到了人民支持。赓续红色基因的革命先烈后代翟杜伊,一生淡薄名利,从不向党伸手、不搞特殊化;《谁是最可爱的人》原型柴振云,在抗美援朝朴达峰阻击战中,杀敌百余人,伤残复员回乡务农,却从不提及自己的功绩;永葆革命本色的战斗功臣孙景坤,坚持吃苦在前、公而忘私,退役后毅然回乡带领群众改变家乡面貌。党员是群众的一员、社会的一员,是服务群众、服务社会的先进分子,有一般人的共性,更有着“特殊材料制成的”特性,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用共产党员的崇高精神激励自己,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努力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人是要有点精神的”,这句话在今天仍旧不会过时。因为有了“精神”,沙漠变成了绿洲;因为有了“精神”,天堑变成了通途;因为有了“精神”,伟大梦想便不再遥远。广大党员要以29位勋章获得者为榜样,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为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壮丽篇章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组织部 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