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文选 > 正文

传承红色基因 体悟中国精神

2021-07-02 13:23:52 | 来源: 中廉在线

古语有云:“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泱泱中华五千多年的历史,也曾如同一颗明珠照亮人类文明的历史,也有因落后挨打而深陷外族侵略的困境,一段段英雄前赴后继的史诗,铺就了华夏民族的繁荣征程。经过世代培育、弘扬、传承的红色基因,是数千年来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弱而复强、衰而复兴的灵魂和脊梁。

传承红色基因需践行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的宗旨。“半条棉被”洗涤了千千万万中共党员的灵魂,点燃了无数人的热血。红军长征时,再湖南汝城县沙洲村,三名女红军借宿贫苦的村民徐解秀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了徐解秀。这个故事真正体现了党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的本源关系。新时代的我们生活条件优越,但越在好的生活条件下更不能忘记“半条棉被”的精神,只有我们不断地传承,才能更好地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才能真正的为人民群众谋幸福。

传承红色基因需培育勇于担当的奉献精神。奉献永远是我们民族的底色,就像时代英雄王继财,为国守寸土,无怨无悔32年,以平凡的岗位书写可歌可泣的当代史诗,又如“当代愚公”黄大发,36年,3座大山,9个悬崖,9400米......彰显了一位老党员对祖国、对人民、对社会的担当与奉献,实现了“水过不去,拿命来铺”的铮铮誓言。他们是时代的英雄楷模,也是不畏艰难险阻当代中华儿女的缩影。我们要在生活和工作中培育这种无私奉献、勇于担当的精神,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

传承红色基因需注重历史情感的培养。曾有人说:“亡国者,必先亡其史。”此等言语真的振聋发聩。没有历史情感的教育是无法培养出有爱国之心的接任者的,从“哈韩哈日”到“精美精日”,这些群体的存在时时刻刻都在提醒我们,对于年轻人的历史教育太过匮乏。如果不培养他们的历史情感,那么国外的文化就会选择占领他们的认知。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开展红色教育,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要能够更加生动地讲述红色故事,更接地气地传承红色文化。从而让青年学子走出校园、走出课堂,深入革命老区,身临其境地感受红色文化,通过历史传承,走好每一代人的长征路。

文化是民族发展的根本,承载着着民族的历史与骄傲。红色基因让我们体悟民族精神,红色基因的传承让我们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以中国精神奏响时代最强音,唯有继承和发扬中国精神,才能让我们的经济不断发展,科技实力不断增强,民族自豪感不断增加,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罗凯元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察素齐镇人民政府)

责任编辑:万海男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