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师资为本。师资为基,人才高筑。时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和国家的发展亟待高等教育扎实推进高质量体系发展。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我们要深化改革创新,建设优质学府,加强队伍管理,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更大的贡献。
建设一流大学群体。习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指出“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体系需要有一流大学群体的有力支撑,一流大学群体的水平和质量决定了高等教育体系的水平和质量。”因而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是统筹推进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工作的牛鼻子工程。一方面要整合资源,集聚区域优势资源,积极集成资源,采取切实措施,积极引导高校发展;另一方面要深入调研,了解各个高校诉求,建立完善协同推进机制,聚焦重点难点,聚力释放活力,在管理体制优化及科研体制改革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产学研深度融合是关键,筑牢健康学术生态地基,方能形成有效学术管理屏障。
打造一流师资队伍。习总书记指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因而着力提升师资队伍质量是确保教学质量稳步提升的重要抓手。一方面要着力抓好优秀中青年教师人才队伍的培养与引进,拓宽引进人才的视野,完善利于人才发光发热的体制机制;另一方面要着力抓好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与引进,敞开胸怀,招贤揽才;再一方面要着力抓好海外引才的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大量引进海内外高水平人才。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多措并举,引进人才应常抓不懈。
培养一流人才方阵。习总书记曾引经据典:“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因而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事关谋发展、创未来、求复兴的核心要义。一方面要培植人才优秀品质,唯有将家国情怀置于首位,方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另一方面要增强人才创新能力,紧扣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主题,大力推动学科交叉融合研究,形成关键优势。
建设教育强国是我国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有一流大学群体为支撑,一流师资队伍为保障,一流人才方阵为根本,建设教育强国的目标一定能实现!(福建省莆田市黄石镇人民政府 黄雅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