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文选 > 正文

增强“组织力”激发“驱动力”释放“竞争力” 回应总书记殷切嘱托

2021-06-28 14:33:43 | 来源: 中廉在线

6月7日至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百年华诞来临之际和“十四五”开局、现代化起步的关键时期,亲临青海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刻、内涵丰富,为青海发展擘画了奋进的蓝图,更为全县组织工作发展提供了重要思想指引和强大精神力量。我们必将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聚焦完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聚焦建设政治过硬、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聚焦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切实增强基层组织力、激发干部驱动力、释放人才竞争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提供坚强组织保证,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 100 周年。

练好“基本功”,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区治理得好不好,关键在基层党组织、在广大党员。”县一级作为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政策的“神经末梢”,必须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夯实基层基础,不断提升基层组织组织力。一是解决支部不优问题。树牢一切工作到支部导向,以扎实开展党支部“促百分百达标、迎党百年华诞”以评促建活动和全州“百强”党支部集中宣传活动为抓手,坚持抓两头带中间,深化党支部“标准+特色+若干任务”的规范化建设,扩大先进支部增量、提升中间支部水平、加强后进支部整顿,把每个支部建设成为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二是解决头雁不强的问题。以新一届村“两委”班子为主力,坚持县委主导、县乡联动、全程把关,储备、培养、使用相衔接,对接全县“十四五”规划、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党支部书记能力提升工程、村“两委”委员培训提能和学历提升工程、党员进党校集中轮训工程,定期开展村集体经济产业发展进展提醒、结果通报工作,确保实现村集体经济高质量稳步发展。三是解决治理缺位的问题。深化党建引领模式,建立社区“大党委”工作机制,着力打造“四个共享平台”,制定四张“双向清单”,并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构建群防群治队伍,形成“一线双轴双阵地四网格”“三强化四搭建六联创”工作模式,织牢织密“红网格”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破除“中梗阻”“各管各”,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共同体”。

打好“组合拳”,激发干事创业驱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要深入实施“十四五”规划,五年看头年,决战看首战,开局看关键,关键看干部。一是因事育人。紧紧围绕“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聚焦生态立县、畜牧稳县、旅游活县、法治安县“四大战略”,实施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牧民科技致富能力提升、城镇劳动者创业就业能力提升、广大基层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素质提升“四大提升工程”,并把优质培训资源向基层延伸倾斜,创新实践大课堂,推行“马背上”的党课、“帐房”党课、“指尖党课”等培训方式,分级分层开展能力提升培训,着力提升各界各行业领域高质量发展的能力素质。二是知事识人。坚持知事与识人相结合,以乡镇领导班子换届为契机,以“政治素质体检合格”为先决条件,按照“政治忠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政治自律”等五方面60条具体政治标准,突出基层导向,注重从急难险重工作中识别选拔干部,采取“多角度”“深挖掘”察人察事,实现“人”和“事”精准定点定位考察,做到人选资格考察工作“考实”。三是以事择人。树立重实干实绩的鲜明导向,设计“领导班子和班子成员业绩相关信息采集表”,采取述职报告“晒”实绩、个人谈话“评”实绩、实地查看“核”实绩等方式,对工作实绩进行全面、辩证地考核分析,切实以实绩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形成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四是抓事促人。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认真落实《海西州关心关爱干部十条措施》《天峻县激励干部勇于担当作为九条措施》,持之以恒改作风、树新风,主动为基层干部排忧解难,标本兼治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建立健全干部信访举报不实澄清机制,及时为敢于担当作为的干部“正名”,消除顾虑、撑腰鼓劲。协调实施“温暖工程”,切实解决乡镇取暖供暖问题,为乡镇领导班子“坐班”解决“后顾之忧”。严格履行干部保健委员会工作职责,落实干部体检、医疗等待遇保障,提升干部健康服务保障水平。

用好“制胜招”,释放人才队伍竞争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创新型人才培养,激发创新活力。” 组织部门作为人才战略的参谋部和执行部,应以优化人才队伍结构为重点,以释放创新创造活力为根本,以打造人才创新生态为关键,不断提高高质量发展的人才成色。一是落实政策保障。研究制定“十四五”时期人才强县战略的具体措施,落实“海西州人才政策优化提质年”活动,用好《关于鼓励引导人才向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的若干措施》《关于分级分类做好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工作的通知》等人才新政,综合运用各类现代传媒体,抓好人才政策和优势宣传,组织实施“周末工程师”“假日专家”服务,设立“人才飞地”等多种模式,实现以才引才、以才荐才、以才聚才的目标。二是实施人才工程。充分发挥中高端创新人才引领支撑作用,着重实施好高端创新人才“千人计划”申报工作,继续实施“中高端人才引进计划”,优先引进主导产业紧缺人才,加大柔性引才力度,做到因产引才、以企聚才,让更多“候鸟型”“钟摆型”人才为我所用。三是吸收本土人才。以春节外出人员回县为契机,对接天峻县“十四五”规划,建立更为灵活的本土人才培养管理机制,对本土培养的符合规定的高层次人才重点在职称评定、技能培训、创业奖补、医疗保健等方面提供政策保障,着力实现“人才回归、资金回流、创业回乡”。四是持续优化人才环境。建立人才服务卡制度,为各类人才在天峻创新创业、住房安居、配偶随迁、子女入学、职称评定、岗位薪酬、就医体检等方面提供专属服务,切实解决引进人才后顾之忧。动态完善人才需求、资源、项目、政策“四张清单”,推动人才供需精准对接,让人才按单索骥走进来、留下来。(权家勇 中共天峻县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李巧珊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