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如何实现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衔接,如何保护好、发挥好、发展好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两个宝贝,推动“旅游+扶贫”,促进生态脱贫、绿色发展,全力打造群众持续增收稳定脱贫的聚宝盆,带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这是需要妥善解决的问题。
一是坚持传统与特色产业互补,促农特产品发展。在传统农业基础上,敢于走新路,大胆创新,发展精品种植,不断发展和壮大村级产业,形成“一村一品”的产业布局,使传统产业与特色农业形成互补,为开展乡村休闲及康养旅游打下了扎实的硬件基础。
二是丰富民族文化旅游内涵,促“旅游+”带动。依托当地深厚的文化历史,结合本地民族风情,突出地域特色,紧紧抓住以地域文化为灵魂的品牌名片,讲好“藏在深闺人未识”的历史故事,走好以民族文化融合发展之路。通过以微电影和舞台剧两种形式编排,带动宣传力度,从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历史文脉,打造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使知名度得到有效提升。
三是创新对外宣传方式,促文化融入群众生活。采取多举措加强文化建设,通过编排《驻村书记谋脱贫》《如何汇报》《劝和》《党的声音》等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脱贫攻坚、党建帮扶有关的小品、民歌,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递党的好声音好政策,实施文化惠民增活力,在全镇形成了团结一心促发展的良好氛围,同时,利用节庆活动,认真组织各村文艺能手编排节目参加文化汇演,宣传历史民族文化资源。
四是“生态养殖+网店”助推脱贫,创新销售渠道。利用丰富的耕地资源,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形式加大投入发展林下养鸡、山羊饲养等生态养殖业,优化产业结构,引导和带动周边群众发展集中养殖,改善人居环境,带动更多种植农户增收脱贫致富。同时,在各村建立了电商网点,通过网络渠道将本地的特色商品与各种旅游小商品相结合,向外推动自身优秀资源。
在不断深入党史学习教育的过程中,需从多维度进行思考,如何依托多彩民族文化和良好生态环境,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多渠道用好两个宝贝,强化硬件建设和软件提升,丰富民族文化的内涵和业态,突出生态环境的特色和原始,大力打造乡村旅游项目,才能在抢抓乡村振兴历史机遇中奋进新征程。(贵州省锦屏县铜鼓镇人民政府 杨宗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