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强调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论述,用好文化品牌、新媒体平台、海外侨胞的力量,切实提高我国国际传播能力,讲好中国故事。
运用文化品牌展现中国特色。“文化品牌”是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增强国际传播话语权的重要途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汉语、中医学、武术、饮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都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这些都为打造文化品牌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要在充分认识网络受众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等特点的基础上,与其求同存异,与其适应网络语言、新潮话语出现的新变化,与其接受的文化品牌保持良好的关系。要不断优化和提升文化品牌产业,大力挖掘体现中国特色的价值元素,打造更多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品牌。要做大做强文化品牌,丰富文化产业产品体系,建设更具中国精神、价值和活力的文化品牌,提升中国国际传播的吸引力、感召力、影响力。
利用新媒体平台扩大中国影响。信息化网络时代的到来,极大地降低了传播的门槛,各种新媒体平台不断涌现。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重点拓展新兴媒体舆论阵地,在今后的国际传播中抢占制高点,扩大中国影响力。要根据新媒体偏好微传播、轻应用的特点,转变报道观念,多生产一些轻量、直观的产品,让中国故事走进海外用户的头脑和心灵。要想更好地理解用户的需求,就必须借助海外成熟的新媒体传播平台,更准确地定位传播区域和受众,提供满足国外受众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形成中国故事的“本土化”表达。
把中国故事带给海外的民众。党性和人民性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世界范围内分布着一大批华侨华人社团,它们既了解中国文化,了解中国发展实情,又融入中国政治、文化、社会环境,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不可忽视的力量。要用媒介做桥梁,把华侨华人的故事讲给每一位侨胞听,让每一位侨胞都能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要着力突破,与有影响力的海外华人展开合作,围绕涉华国际舆论热点,在最短时间内,以客观的视角,以东道国易于接受的语言方式,从中国人自己的角度,突显中国立场。(南平市浦城县石陂镇梅坑村党群工作者 李俊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