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廖俊波同志母亲季平英同志回信,当天下午福建省委书记尹力专程赶到南平市浦城县管厝乡,向廖俊波同志母亲季平英同志转交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并看望慰问廖俊波同志家属,共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重温廖俊波精神,感人至深,历久弥新,饱含着对党的忠诚、对己的廉洁、对民的务实,他把“国之大者”怀揣在心中,把群众的点滴“小事”放在眼里,正如他的微信名一样,“甘为人民俯身砍柴”,用自己的苦和累,给人民带来了温暖,他像一个信标,引导着每一位党员、干部做一个像他一样的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
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的理念,甘做为民服务孺子牛。回望廖俊波四十八年的“樵夫”人生,从拿口镇到武夷新区,从一名普通乡村教师开始,廖俊波一直以人民的幸福为己任,带领着南平人民越过急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与时间赛跑,四十八年来拿口的公路通了,荒山荣华变成了金山,“省尾”政和变得政通人和,南平人民有了一座充满未来的武夷新区。廖俊波同志的实践和成就雄辩地证明:人民至上是作出正确抉择的根本前提,只要心里始终装着人民,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就一定能够作出正确决策,确定最优路径,并依靠人民战胜一切艰难险阻。面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崭新征程,广大党员干部要永葆初心、牢记使命,努力追求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高线,牢牢守住各项民生基本需求底线,坚决不碰损害人民利益的红线。
熟练掌握“创新致胜”的方法,善做创新发展拓荒牛。创新力是最持续、最长久的竞争力。廖俊波同志在荣华山任职期间,大胆采用“园中园”的模式,以商招商,仅用2000万的启动资金为起点,撬动了数十亿的投资,让荣华山形成了如今新型轻纺、轻纺机械制造和绿色食品三大产业集群。在政和县他用全新的行政理念和产业思维改造了传统农业县,建省级工业园区,发展电商......仅用四年的时间实现了弯道超车。当前我国已经进入新发展阶段,广大党员干部要正确认识新发展阶段的新特征新情况,正确把握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带来的一系列新机遇新挑战,跟着问题走、奔着问题去,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在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实现变革创新。要牢固树立创新思维,保持创造性张力,逐步成为善于在变局中开新局、在危机中育新机的行家里手,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不断发展。
始终保持“滚石上山”的韧劲,勇做艰苦奋斗老黄牛。廖俊波同志很好的诠释了什么是艰苦奋斗我党的这一优秀作风和优良传统。为了寻求南平的突破口,他常年奔忙于旧城区和新区之间,在路上的他学担任会了在后车座补觉,“车上能睡觉,下车能干活”成了他的真实写照。正如他的妻子林莉所说,“是一个疯子领着一群疯子在干”,正是这无数的“疯子”才造就了如今的武夷新区。“善谋者行远,实干者乃成。”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到了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关键时刻,时代的考题,是需要无数个“俊波”用汗水和奋斗才能完成的答卷。广大干部要以愚公移山、水滴石穿的劲头保持干工作的韧劲,一环扣一环、一步跟一步的抓实抓细抓常。不畏艰难险阻,在“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时候主动作为,以昂扬向上的姿态,踏踏实实的干劲、久久为功的韧劲开辟“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境界。
廖俊波走了,但这个甘为人民“砍柴”的“樵夫”、善于在精细中出彩的“工匠”却永远活在人民心中。“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面临许多难啃的“硬骨头”,需要更多的“樵夫”开荒辟野,披荆斩棘,需要更多的“工匠”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我们应以廖俊波为榜样,把工作当爱好,把事业当追求,甘做“砍柴之人”,赓续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朝着目标撸起袖子加油干!(福建省福清市港头镇 陈文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