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主义的危害是显见的,也是巨大的。近日,认真学习了新华社北京6月20日电 题:除“指尖”之苦 减基层之负——各地区各部门扎实开展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工作综述后,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感受颇深。
在实际工作中,常常听到身边的同事在抱怨“指尖”之苦 ,每天早上一起床就被各式各样的信息“轰炸”。各种QQ群、微信群加起来十多个,工作有时安排在群里,都不知道先点那一个,先抓那一项。而且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刷群消息,生怕漏了重要工作信息,不仅挤占了精力与工作时间,而且不时弹出的信息也让工作时间呈现碎片化,影响了工作效率。用基层干部最形象的话就是,“自己不累,手机都累了”。
建立工作群,初衷是利用信息技术,让沟通交流更便捷,让工作开展更高效。然而,如果只是一味地让工作群变成工作“留痕”的“秀场”,打卡点赞的“基地”,或是以QQ、微信办公代替深入一线解决问题,这不仅是典型的作风问题,更成了实打实的“指尖上的形式主义”。
当前,工作群、政务平台太多、同质化严重、基层工作负担加重是基层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之一。笔者认为,真正地安排落实工作应该深入到一线,而不是一味地在工作群里和各种平台“指”上谈兵。不停地向基层一线层层加码,只会让干部群众心寒。因此,只有发生从“群里吼”到“实地走”,从“重痕迹”到“重实绩”的工作作风转变,从源头上破除“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才能摈除“指尖”之苦,为基层干部松绑减负,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与活力。
基层干部是治理基层、服务群众的人民公仆,是人民的“办事员”和“勤务兵”。我们不是被QQ、微信长期绑架束缚的“网络干部”,更不是一天24小时围着手机转的“手机奴仆”。长期经受“指尖”之苦,只会让基层干部“提心吊胆”“焦虑分神”,静不下心来干实事。因此,相关职能部门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整治行动,对工作群和相关政务平台进行彻底整治,该精简的要精简,该合并的要合并,特别是针对那些长期不使用的“僵尸”“空壳类”公众号、微博账号、工作群该解散的要解散、该废止的要废止,必须对各单位工作群数量、管理等方面制定细致规定。各级纪委监委要以实际行动向“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开刀亮剑,着手建立常态化监管措施和长效机制,防止“一刀切”,努力做到为基层真减负、减真负。同时,要坚持问题导向,将规范整治工作纳入执纪监督和目标绩效考核重要内容,以结果导向倒逼工作成效,确保为基层减负工作标准不降、力度不减,让“指上”清风带来工作“新风”。
当然,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还得从形式主义破题。因此,要彻底破除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关键还在于人,在于人的思想作风。只有减少“线对线”的隔空调度,增加“面对面”的实地调研,才能把基层干部从“手机奴仆”“网络干部”中解放出来,从而给干部腾出实实在在干工作的“活动空间”。同时,只有多一些走心,少一些套路,多走出办公室,走到群众中间,走到田间地头,想群众所想,解群众所难,将“线上”变“线下”,将“指尖”变“心尖”,把更多精力用在为民解忧纾困的实事上来,才能挤掉“政绩泡沫”,从根本上破除“指尖”之苦,真正给基层干部“减负降压”。(邱有昆 云南省巧家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