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组织工作条例》指出要“着力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树立注重基层、注重实践、讲担当重担当的用人导向”,“担当”一词在条例中数次出现,“担当”已经成为培养干部的目标和评价干部的重要指标之一。有担当才能有作为,才能成就不凡事业,担当是好干部的必要品质,党员干部要愿担当、能担当、善担当。担当内涵丰富,实质在于担事业、担风险、担困难、担责任。
担当,首在担事业。党员干部无论身份地位如何,都应坚持事业为上、立足岗位建功立业,做到想干事、能干事、做成事,用优异的业绩体现担当精神。要把心思放在事业上,聚精会神谋改革、促发展,眼睛盯着事业,心里想着事业,全身心为事业打拼,为了做成事业殚精竭虑。要把功夫下在事业上,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积极参加实践锻炼,不断积聚做事本领,发扬钉子精神钻研破解事业难题,水滴石穿、绳锯木断,不获成功决不罢休。要把资源聚在事业上,坚持中心居中、主业主抓,把人财物等资源聚合在重点事业上,为做成事创造最强支撑保障。
担当,贵在担风险。如果思想上患得患失,改革怕出乱子,创新怕担风险,势必会工作上畏首畏尾,有阻力、需创新的事情一件也做不成。要专注事业,敢于创新尝试,当今世界正处于科技日新月异、形势变幻莫测之时,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让机遇与风险并存,短期风险实质是长期机遇,所以要敢于破除成规、创新创造,实现跨越和超越发展。要大局为上,少计个人得失,不能让局部的风险成为阻碍事业大局的障碍,更不能为了推卸自身责任,设置层层障碍影响大局,多为大局考虑,少计较个人和小集体的风险得失,要在不影响事业大局的情况下主动防范风险、化解风险,迎难而上服务全局大业。关键时刻,要能够挺身而出,只有率先涉足危险,才能带动大家一起奋勇前进,从而集聚力量化解风险、成就事业。
担当,要在担困难。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党员干部是否有担当,关键要看面临困难时候的表现,风平浪静的环境,很难考验和辨别干部。要直面困难,勇敢应对困难,突发事件出现时,有担当的人总是向前冲向前靠,第一时间到一线处理,没有担当的人总习惯躲在远处观望。要勇挑重担,主动担负困难,同一单位,有的岗位工作难度大,有的岗位工作难度小,同一项工作,有的环节困难多,有的环节困难少,有担当的人总是冲向困难工作困难环节,因为他们知道,只有解决了难题、破解了困局,工作才能顺利推进,反之没有担当的人总是挑肥拣瘦,把干少干易当作占便宜。要重视困难,积极解决困难,困难是成就事业绕不过去的拦路虎,担困难的本质要求就是聚焦困难、解决困难,消除影响事业成功的瓶颈梗阻。
担当,重在担责任。很多时候,担当就是责任心的外在表现,领导干部的担当,首先要体现在对职责的守护上。要主动承担责任,理清职责分工,把应承担的责任统抓起来,通过细化分工、细化责任、细化标准等,让每项工作有人负责、有人实施,避免责任浮在半空,工作无人落实。要切实负起责任,狠抓工作落实,监督工作落实质量,在工作出现问题时,要勇于承担责任,主动从自身找问题,并基于自我做改进提升,切实杜绝推诿扯皮。要坚决守护责任,经常对照检查,认真评估哪些责任落实了,哪些未按时完成,哪些质量好,哪些质量差,未完成的加紧抓落实,质量差的想方设法改进提升,坚决守护好自己的责任田。(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委组织部 李小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