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文选 > 正文

从“五年重托”中汲取“三为”之力

2021-06-23 09:55:50 | 来源: 中廉在线

“青云不识青湖面,海上仙游不可见”,一碧千里的草原、广袤无垠的荒漠、熠熠发光的湖泊、奔流不息的江河共同绘成了属于青海的壮美画卷。5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直至今年,再度指出,“必须承担好维护生态安全、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的重大使命,对国家、对民族、对子孙后代负责”。这5年的深情嘱托,体现了总书记对青海生态保护的关注、展现了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必胜决心、突显了党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程度,作为新时代潮头的“弄潮儿”,定要牢记“五年重托”,不断感悟为已、为他、为家的精神力量。

“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牢记“为己”重托,争当“保护者”。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近年来,各种因生态环境破坏导致生态紊乱的事例比比皆是,我们作为地球上的一份子,都享有生态环境带给我们的美好生活,当生态坏境受到伤害时,定不能以“看客”之心袖手旁观,而是积极参与到保活生态环境的队伍中,正确认识到保护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以及自身的利害关系,积极采取行动,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牢记“为他”重托,争当“监督者”。构建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良生态环境是我们共同追求的目标。实现目标的道路上,永远不是一人负重前行,更需构建共同监督的良好“循环圈”,通过法律的途径,对于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进行举报,制裁破坏家园的违法者。如今,我国生态环境正面临严峻的挑战,我们要当好生态文明环境的“哨兵”,及时发现并制止违法行为,让违法行为无处遁逃,通过人民共同的监督,威慑违法者。

“对国家、对民族、对子孙后代负责”,牢记“为家”重托,争当“建设者”。社会是一个集体,因为有了全国上下人民的团结一气才有了如今繁荣昌盛的盛世,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下,环境保护显得尤为重要。作为社会的一份子,不光要保护环境,监督他人,还要当一名合格的环境“建设者”。良好的生态环境有益于人类的身心健康,能够陶冶人的情操,塑造人的品格,净化人的心灵,更重要的是可以推动人的现代化个人类文明向更高层次进化。鉴于此,更要聚集更多专业人才共同建设家园,不断的通过科学的手段治理环境带来的各种问题,通过科学有效的手段完善生态文明体系建设。

五年重托,始终存心,奋发图强,一以贯之。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上,会有许多“泥泞”与“荆棘”,生态环境保护任重而道远,我们要上下一条心,把力量凝聚到一起,成为生态环境的“保护者”、“监督者”、“建设者”,为生态文明建设添砖加瓦。让我们的后代生活在鸟语花香,绿草如茵,欣欣向荣的幸福生活中,用繁花似锦绘出秀美青海的优势,用绿水青山书写壮美青海的骄傲。(尖扎县委组织部 马宗兴)

责任编辑:李巧珊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