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12月,红军长征经历湘江大战失利的悲痛后,转战贵州进入黎平,召开了第一次中央政治局会议,史称“黎平会议”。中央红军首次独立自主地解决了长征的军事路线问题,恢复党指挥枪,批判了“左”倾教条主义领导人的错误意见,采纳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为遵义会议实现伟大的历史转折奠定了根基,成为伟大转折的起点,迎来了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的曙光。“黎平会议”精神,是敢闯新路、敢于突破、敢于胜利的“三敢”精神,作为红色基因传承的黎平党员干部,我们要继承革命先烈的优良传统,大力弘扬“三敢”精神,争做时代“生力军”。
敢闯新路,争做时代先遣军。“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黎平会议”精神体现了红军革命先烈在被困难重重包围之时,无所畏惧,义无反顾,勇往直前,正是敢闯新路的体现。贵州革命先烈王若飞,在战火纷飞,敌人重重的革命时代,坚信马列主义,坚信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拯救中国,不畏凶险,投身于解救中华民族的革命战争中,以笔为枪,以精神为炮,充当好党的思想宣传者,为中国共产党的各项战略布局出谋划策,以满腔热血向后人展示了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无惧艰险、敢闯新路、勇于攀登的革命精神。作为红色贵州、红色黎平的继承人,我们党员干部要向革命先烈学习,通过学红色党史,增强干事创业信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饱满的热情争做时代先遣军,继续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敢于突破,争做时代冲锋军。“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面对敌军重重围剿,“黎平会议”上,及时批判了博古、李德“左”倾错误思想,红军首次提出战略转移,采纳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带领红军绕过敌人的“口袋阵”,转战黔西,建立以遵义为中心的川黔边新根据地,继续红军长征之路,这是革命时代,敢于突破的重要体现。贵州革命先烈邓恩铭,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在青岛担任中共山东省委和青岛市委的主要负责人,在任期间,他经常俯下身子,与工人、农民促膝长谈,组织工人运动,号召广大工人投身革命中来,以民族存亡为荣辱,敢于打破现状,与敌人作斗争。在和平年代的今天,我们党员干部不能忘记革命先烈用鲜血染红的历史,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在工作方式方法上,要善于打破墨守成规,敢于突破,勇于创新,争做时代冲锋军。帮助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助力乡村振兴,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敢于胜利,争做时代强力军。“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干事创业要有信心和决心,认准目标,奋勇前行,就能达到成功的彼岸。“黎平会议”和“遵义会议”的成功召开,取决于红军革命的坚定信仰,以及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当家做主,争取幸福生活的强大信念。敢于胜利,坚定必胜信心,是中国共产党夺取武装胜利的重要“武器”,贵州革命先烈周逸群、旷继勋等正是坚信马列主义,坚信社会主义,坚信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他们把伟大的民族信仰,转化为实际行动,不怕流血,不畏牺牲,纷纷加入中国共产党,以一个党员的身份,为民族存亡、革命斗争奉献自己的生命。我们要永远缅怀革命先烈,弘扬革命精神,继续发扬敢于胜利精神,坚定胜利的信心和决心,完美的完成新时代赋予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
广大党员干部要不断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昂扬姿态、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的到来,弘扬“三敢”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在乡村振兴“舞台”上“大展拳脚”,以社会和谐、经济发展、人民幸福,献礼百年华诞。(姚光健 贵州省黎平县龙形街道办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