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在一个杨柳轻拂的七月,从碧波荡漾的嘉兴南湖传来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中国共产党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在黑沉沉的神州大地上树起了一支熊熊燃烧的火炬,给古老的中华民族带来了光明与希望。
把握“四史”教育,增强青年党员的使命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历史际遇。我们的国家正在走向繁荣富强,我们的民族正在走向伟大复兴,我们的人民正在走向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当代中国青年要有所作为,就必须投身人民的伟大奋斗。”开展“四史”教育,就是要引导党员深刻认识自身的历史使命,更好地把握现在中国发展的大势,树立自己的使命意识,自觉地把自己的志向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贯通起来,实现个人成才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有机结合。
以史鉴今、立德树人,加强“四史”学习,对立德树人、增强“四个自信”具有以下三方面的作用。 第一,只有方向正确了,才能够正确认识和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科学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深刻揭示党的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理解历史和人民为何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第二,面对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要深入历史发展过程内部去理解掌握其脉络和规律,就必须掌握正确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只有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才能正确地揭示本质、把握规律,从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中,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 第三,用党的优良传统教育人,用成功经验启迪人,用历史教训警示人。坚持把“四史”教育同国家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增强青年党员的使命担当。
从1921年建党至今,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 100年的光辉历程,一百个风雨春秋,一百年的奋斗不息,中国共产党历经沧桑,经历了初创时的艰难,这一路历程是党带领中国走过,是党的领导让中国有了如今繁荣昌盛。习近平总书记在文章《学好“四史”,永葆初心、永担使命》中指出:“广大党员、干部要重点学习党史,同时学习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让初心薪火相传,把使命永担在肩,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做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切实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程中奋勇争先、走在前列。”正是在学习“四史”的过程中,只有不断了解历史,才能深刻的领会到,守住初心牢记使命,立足岗位,忠于职守,用实际行动奋力拼搏,尽自己所能担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浦城县富岭镇小密村党群工作者 毛信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