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文选 > 正文

传播好声音,展示好中国好

2021-06-21 11:15:55 | 来源: 中廉在线

过去总说“酒香不怕巷子深”,随着时代的进步,了解手段的不断更新,我国应该积极走出去,既要做得了好酒,也要善于吆喝,会吆喝,勇于吆喝。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下大气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为我国改革发展稳定营造有利外部舆论环境,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守正创新,理顺体质。我党自建立以来深刻意识到传播工作的重要性,传播不仅仅是广而告之,应当传播到位,让被传播的人理解,接受传播的内容。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对外传播工作,这是我党优良传统,我们要继承,要发扬,随着我国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显著提升,我国必须加强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战略传播体系,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有效开展国际舆论引导和舆论斗争,展现中华文化魅力,中国传播实力,国际舆论引导力。

加快构建传播体系,展现中国思想和精神力量。建党以来,我党始终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不忘初心,经过历代领导人的不断耕耘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人民生活水平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骄人成绩,然而在国际上任然存在歪曲事实,试图扭曲中国的恶势力存在,为此我国应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鲜明地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帮助国外民众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真正为中国人民谋幸福而奋斗。多视角出发,为开展国际传播工作提供学理支撑,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与此同时把握好基调,努力塑造好中国形象。

加强交流,培养专门人才。沟通是两个名族、两种文化、两种制度最有效的发声体,相关人才的积蓄和培养是促进传播发展的必要手段。习总书记指出:要深入开展各种形式的人文交流活动,通过多种途径推动我国同各国的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要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建强适应新时代国际传播需要的专门人才队伍。为此要加大财政投入,帮助推动实际工作、解决具体困难。要加强高校学科建设和后备人才培养,提升国际传播理论研究水平。(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管厝乡庆元村党群工作者 巫丽武)

责任编辑:万海男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