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第12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以史为镜、以史明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文章指出,“要努力从党走过的风云激荡的历史中、从党开创和不断推进的伟大事业中、从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长期实践中,深化对党的信赖,坚定对党的领导的信念”。
从党史中汲取“千磨万击还坚劲”的信仰定力,唱响铿锵嘹亮的信念之音。党史是最生动的教科书、是最丰沛的营养剂,百年风雨中,难能可贵的是那份历尽沧桑而初心不改的笃定,是那份饱经磨砺而本色依旧的纯然。从山河破碎、百姓流离的危机时刻,走到烽火硝烟、浴血奋斗的战争时期,从热火朝天、奋斗砥砺的建设阶段,走到考验重重、机遇同在的改革洪流,在坚定的信念支撑下、在如磐的信仰坚守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号召中华儿女同心同向而行,战胜了道道险关、突围了重重困境。广大党员干部当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千磨万击还坚劲”的信仰定力,以理论武装头脑、以理想指明方向,做到不改其心、不移其志、不毁其节,在新征程唱响铿锵嘹亮的信念之音。
从党史中厚植“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爱民心力,谱写真心实意的情怀之曲。“爱人者,人恒爱之”。百年党史中“人民”二字始终耀眼夺目,从诞生之初的“救国救民”之热血,到发展阶段的“自强独立”之追求,从改革时期的“强国富民”之追求,到未来规划的“人民至上”之思想,字句之间尽显赤诚初心、点滴之内凝聚炙热情怀。广大党员干部当从百年党史中厚植“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爱民心力,做到心里装着人民、奋斗为了人民,时刻不忘“我是谁”、深入解读“依靠谁”、精准掌握“为了谁”。把党史学习和“我为群众办实事”有机结合起来,勤问民之所需、紧扣民之所盼,在奋斗路上谱写真心实意的情怀之曲。
从党史中培铸“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奋斗实力,齐奏意气风发的进步之调。百年非凡历程,有风调雨顺的和美,也有困难重重的考验,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前仆后继,用奋斗书写答卷、用奉献诠释初心、用担当挑起使命,真正展现了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貌和“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斗争意志。广大党员干部当从百年党史中培铸奋斗实力,把基层视为展现才华的“大舞台”、把任务看作披沙拣金的“炼火炉”、把考验当成见风见雨的“练兵场”,在扩大视野、提升实力、增强意志上下功夫。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路上,做起而行之的实干派、做攻坚克难的先锋兵,以赶考之姿和奋斗之姿立于时代潮头之上,与亿万奋斗者一道齐奏意气风发的进步之调。
“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党史如一盏灯、如一面镜,照亮着过去、现在和未来,广大党员干部当从百年党史中培铸信仰定力、爱民心力和奋斗实力,唱响新时代的正能量,共迎美好灿烂的明天。(黄龙 四川省江油市花园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