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廖俊波同志母亲季平英同志回信,充分肯定和赞扬廖俊波精神。习近平强调,我们要发扬像廖俊波同志一样为党和人民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的千千万万党员、干部他们甘于牺牲奉献的精神,继续推进他们为之奋斗牺牲的伟大事业,让老百姓都过上更好的日子。
学习廖俊波精神,党员干部当树立人民至上,以德为本的为民服务理念,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始终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实实在在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
一、树立人民至上的理念,当守公德、干实事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我们共产党人对人民群众的疾苦更要有情怀,要有仁爱之心、关爱之心,更多关注困难群众,不断提高全体人民生活水平。”守公德、干实事就是要强化宗旨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恪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自觉践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承诺。树立人民至上的理念,当守公德、干实事,切实做到心中有民。
作为基层一线领导干部,心中有民,就要做到“事无巨细,不怕繁杂”。小到邻里纠纷、婆媳不和,大到房屋拆迁、征地补偿等等,都需要基层干部同志开动脑筋多跑腿。干部们应主动走进田间地头,深入高山密林,倾听民声,问百姓所需,知群众疾苦。这样才能做到想百姓所想、急人民所急、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让我们的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打在点上。真正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把群众满意度作为评价工作的唯一标准,让广大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
二、树立人民至上的理念,当立政德、讲奉献
作为基层一线领导干部,心中有民,就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情怀,做到勇于坚守。选择了基层就意味着选择了“负重前行”,踏入基层,就意味着要背负着责任、期待和考验。担起肩上的重任,基层年轻领导干部要如钢钉一般牢牢地“钉”在岗位上,耐得住磨,坐得住镇,稳得住心。在基层工作环境艰苦的情况下,依然能够找准自己的初心,认同自己的追求,坚守自己的理想,坚持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工作落实,以严格的责任、担当的勇气,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地见效、开花结果。
三、树立人民至上的理念,当明明德、严纪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干部党性修养、思想觉悟、道德水平不会随着党龄的积累而自然提高,也不会随职务的升迁而自然提高,而需终身努力。领导干部明明德、严纪律是永恒的课题,必须将之寓于人生追求之中,一刻都不能放松。
组织严密、纪律严明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我们的力量所在。严纪律,首先要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作为一名基层领导干部,要将加强纪律性落实到细节中,不管是在党员中,还是在群众中,不管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都必须做到:一要一视同仁。解决问题、处理矛盾要分清是非、公正裁决,不能搞厚此薄彼,亲疏有别。二要公平公正。在开展工作时,要依法办事,切忌想当然、拍胸膛决策。如果办事不讲公道,就意味着搞亲亲疏疏、假公济私,损害群众利益。三要公开透明。在基层工作中要做好信息公开,督促做好村务党务公开,加强上级政策宣传。
古人云:“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德如大厦之根基,基础不牢地动山摇。领导干部作为“关键少数”,是社会的楷模,其德行善举具有示范带动作用。基层领导干部树立人民至上的工作理念,要常修德,领导干部当从己身、从小事小节上加强自身修养,克己慎行,从一点一滴中完善自己,始终保持人民公仆本色。(永安市槐南镇组织干事 陈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