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发表总结言论时常说“纵观历史”,历史“可观”,所以历史本身是客观的,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人认识的反复性,历史无疑是复杂的,但是认识的进一步提升总是来源于对历史事物的反复的推敲与研琢。而“四史”正是我们当代青年对于历史最为迫切的学习需求。
“四史”包括中国共产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是近现代中国历史的一部分,是党带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光辉历程、是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实践史、奋斗史。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历史的参与者,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需要每一个人的助力、但是毫无目标似的无头苍蝇式的努力,甚至错误的方向,这注定无法成功,近代史上的辛亥革命、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的失败无疑是最好的佐证。“疑今者,察之古”,对于道路、理论的迷茫让我们更需要一个正确的方向,正确的领导。 “四史”告诉我们:党的领导不仅是合乎社会发展规律的历史性选择,更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是大势所趋,坚定不移跟党走,打消心中疑云,也能让我们以更好地态度、更好地精神面貌来面对工作。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万事之生也,异趣而同归,古今一也”,诚如是!万事万物的本性,内容虽有所不同,但总是同归一理。你要做的事,要学的人生道理,在古人或许早已帮你归纳了经验。《汜胜之书》、《农桑辑要》、等等此类古代农事经验,亦或是四书五经中的为人处世之道。而“四史”教会了我们的则是中国的发展道路,发展经验,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要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要到那里去,想明白了,想对了,那么我们就要坚定不移地向着目标前行。
“四史”是奋斗史、也是血泪史,我们学习“四史”时要保持对无数英雄先烈的崇敬、牢记我党的使命,把无数先辈用血肉筑起来的道路不断向前延伸下去 ,我们当代青年应当把个人理想、家庭幸福融入到国家富强、民族崛起的伟大中国梦之中,才能在工作中在社会生活里将个人价值体现在社会价值之中。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上讲话时曾引用了《管子》中的名言:“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那个动荡与战争的近代中国才过去不久,我们应该将“四史”的学习推入到人民群众当中,珍惜如今得之不易的和平且富强的中国,将爱国主义情怀厚植于心中,让红色基因、革命的薪火代代相承!
用沉淀下来的经验驱散今日的迷茫,将未来的期许踏实在古今以往的道路!我们将一步步走在推动历史进步的道路上!(福建省晋江市灵源街道办事处 李诗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