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文选 > 正文

解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意见》

2021-06-17 08:27:21 | 来源: 中廉在线

近日,《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公开发布。这是我们党针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制定的首个专门文件,是对各级主要领导干部监督制度和领导班子内部监督制度的进一步集成完善。是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必然要求。

《意见》指出:要充分认识到监督的重要性紧迫性。监督就是对干部执政过程中的督促和管理,是约束干部的一种方式,也是对干部的一种厚爱。在很多干部落马的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些人正是因为缺乏监督,才会突破纪律的底线,监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一把手”和领导班子是党事业发展的领头雁,在工作生活中必须做表率、打头阵。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滴石穿并非一日之功。监督工作虽然在不断加强,形成了许多有效做法和经验,但也必须清醒认识到,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仍是薄弱环节,完善党内监督体系,落实监督责任的任务仍然十分迫切。

《意见》强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国家新征程中,要毫不动摇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要推动落实党委主体责任、书记第一人责任。要着力推动监督领导干部成为党内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抓“关键少数”和管“绝大多数”相统一。

《意见》要求:自上而下监督最有效,党中央要加强对高级干部的监督,各级党委要加强对所管理的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的监督,上级“一把手”要抓好下级“一把手”。同级监督最重要,加强领导班子成员互相监督,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干部领导要坚守政治底线和政治纪律,坚决不做破坏党的纪律、危害党团结统一的行为,领导班子成员之间要经常交换意见,发现问题坦诚向对方提出,真正做到主动监督自觉监督。群众监督最透明,各级领导干部要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主动接受监督,决不能拒绝监督、逃避监督,正确对待党和群众的监督,勇于纠正错误、切实改进工作、强化责任担当。

把党内监督体现在时时处处事事上,分析这些年来查处的典型腐败案件,都有一个量变到质变、小节到大错的过程。如果在刚发现问题时组织就及时拉一把,一些干部也不至于在错误的道路上越滑越远。党组织要多了解党员、干部日常的思想、工作、作风、生活状况,多注意干部群众的反映,抓早抓小,防微杜渐。要把党内监督体现在时时处处事事上,敦促党员、干部按本色做人、按角色办事。全党同志要习惯于在同志间相互提醒和督促中修正错误、共同进步。(贵州省从江县东朗镇党建办 陈海情)

责任编辑:李巧珊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