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和风细雨吹遍了北疆的大地,煦日间选调生小乔入职已四个多月,四个月的基层工作让小乔增长了许多工作本领也学习到了许多开展乡村工作经验。主要从“融”“勤”“思”“正”四个方面与君分享、探讨、共勉。
“融”入群众,做群众的贴心人
独木不成林,一花年成春。选调生前脚迈出大学的象牙塔,后脚就踏进了基层的大熔炉,论理论的学习选调生可能更胜一筹,可实际的乡村工作方法选调生可谓是零基础,要多和身边的领导同事取取经。尤其是和村民打交道,这可是一门学问。沟通就是一大难题,在学校常说的普通话可能被村民认为“不接地气”;解说政策、讲党课光说些专有名词也“云里雾里”都得换一种喜闻乐见的方式。有序推动工作的展开还得依靠群众,平时就要建立良好的干群关系,不能摆架子、拉脸子,须多与村民沟通了解民需民盼,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些实事好事。这样融入群众难事也好办,脱离群众好事也难办。
“勤”能补拙,做基层的万能砖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一是实现工作电子化,基层尤其是村委会一级单位“电脑盲”现象较为普遍,部分工作还只能停留在纸质化阶段,选调生到岗之后得扛起电子化工作的旗帜。二是年轻多历练,完成规定的工作之后可以再帮助同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党建、党史、信访、民政 ......村委会虽小,五脏俱全。常言道工作都是给自己做的,在涉及不同的工作类型的同时也增强了自身的工作本领。
“思”谋远虑,做工作的有心人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与思的关系是贯穿我们人生的辩证关系,不能撒手不管做个局外人,更不能埋头苦干不讲求方法。其一要思考轻重缓急,“泰山压顶”是基层常见的现象,更要求选调生要在乱中理出头绪,分清轻重缓急才能不误事,办好事。其二要善于总结工作经验,能做、会做与做得好之间有很大区别,究其原因就在于能否在工作之后善于总结。其三要有大局观念,身在兵位,胸为帅谋。乡村发展不能光看眼前的实惠,更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思考这样做是否有利于全村乃至全苏木的群众?是否适应后辈的发展?
“正”直不阿;做纠纷的调节器
内不欺己,外不欺人。这条是临近撰稿才悟到的,我所在的村委会最近有几起民事纠纷,涉及的问题也不至于到法律层面,纠纷双方各退一步就解决了。作为调节者我们不能有利益倾斜,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才能抓住问题的“牛鼻子”寻找到利益双方的 “平衡点”。做好化解矛盾的“灭火器”;邻里关系的“润滑剂”。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奋斗者。广大青年背负理想、深入基层,仰观宇宙,我们的时间更加深邃;俯身耕耘,诸位的未来无限可能。(内蒙古自治区察右后旗乌兰哈达苏木政府20届选调生 乔亚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