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听取“十四五”时期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大政策举措汇报。会议强调“要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加快建立健全相关政策体系和制度框架”,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具体落实指明了道路。
相较于城市较完善的养老公共服务设施和人员配备、快速发展的老龄产业和相对强大的经济保障,农村养老成为养老服务领域的短板和亟需关注的问题。由于年轻一代流动相增强、经济水平提高、社会观念改变,农村养老的传统模式也在改变,社会、家庭、政府多方合力,共同做好养老保障,才能使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养的根本是保障经济来源和日常照料,要真正落实失地养老保险制度等政策,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强化子女赡养的责任和义务,创造居家互助养老的大环境。在有所养的基础上完善“老有所医”,加强农村医疗力量,增加驻点医疗机构和医疗设备,周期性开展下村义诊和集体组织体检等活动,方便农村老人就医看病。在保障物质方面外,也应关注老年人的精神层面,应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和休闲场所,多开展喜闻乐见的活动,丰富老年人的“退休”生活,使“老有所乐”成为常态。(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新民镇 杜佳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