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六月,最火热的话题就是高考。而高考中最火热的当属高考作文了。在我们党的生日一百周年之际,高考作文紧紧扣住时代主题,如何突出党史内容,强调全面发展,围绕建设党的百年历程传递正能量,传授责任担当,传播党史学习教育成为了这个节点该有且必须有的内容。
全国甲卷的作文“可为与有为”就恰恰突出了这一主题。作为一名基层党群工作者,面对此题不禁有感而发。
传递正能量,为有为发声。我们度过了2020年疫情爆发最为严重的一年,无数医生护士,警察,志愿者等等冲锋在一线的工作人员,是他们用“有为”告诉大家,就算面对再大的困难,不要怕,我们身后是强大的祖国,是不顾一切为人民奋斗的“冲锋人”。2021年堪堪过去5个多月,我国先后痛别14位院士,平均93岁高龄的他们在各个领域为我国贡献了一生的力量,因为他们的“有为”,使我国在国际上有立足的资本,使我们不再受欺负,不再担心吃不饱饭。我还记得近日一条赵淳生院士的采访让我记忆深刻,赵淳生院士已年过八旬,他在采访时告诉我们:“我非常激动,非常高兴,我还要坚持健身、搞科研”“技术是买不来的、讨不来的,要靠自己创造,我们希望永远年轻,多为国家做贡献”。在我国,为祖国贡献一生的有为之人太多太多了,他们不在乎自己是否有很多钱,不在乎自己是否出名,他们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祖国,他们是有所作为之人。我们作为新时代新青年,更应该学习前辈的奉献精神,在祖国新的征程留下我们自信而又坚定的脚印。
传播党史学习,成为有为之人。中共一大在1921年召开,至今百年历程,无数有为之士为党奉献一切。黄继光用身躯堵枪眼;董存瑞舍身炸碉堡;刘胡兰在威逼利诱面前不为所动,李大钊探索救国道路受尽严刑拷打,坚贞不屈;邱少云为了不暴露,任凭火烧也一动不动......感人事迹数不胜数,共产党人始终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第一要务,不断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作为一名基层党群工作者,接触到党务工作后发现,我们只有在党史学习教育当中,才能感受到共产党先烈为后人所作所为,才知道先辈如何为祖国事业奋斗终生。我们的周恩来周总理从小就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表现了为国家和民族而奋斗终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不仅仅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升华,更是激励我们成为有为之人,不断进取的强大动力。
历史的长河告诉我们,任何时代都不应且不能忘记,正是先辈们用鲜血和汗水铸就的铜墙铁壁,才有今时今日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且看今日繁花似锦,谁知有人负重前行,改变的是时代的高速变迁,不变的是初心使命。在党的奋进历程中沉淀下去,不求名利,只求为祖国添一块砖加一片瓦,成为一个默默无闻的有为之人! (福建省浦城县永兴镇前墩村党群工作者 周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