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科学把握我们共产党所处的新历史方位和新形势、新任务,紧紧围绕“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根本问题,对党的建设和新时代的组织工作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中共中央印发的《中国共产党组织工作条例》,对新时代组织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条例》更加符合时代特征和需求,更能提升干部队伍战斗力,更能答好新时代这张考卷。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做好组织工作,必须把握当前的大势、大局和大背景,主动适应经济全面从严治和作风建设新常态,组工干部更要勇于担当,积极作为。
把握好经济新常态对组织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新常态下,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要有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做好经济新常态下的组织工作,必须坚持“三个适应”。一是要在选准用好干部上适应新常态。面对新常态,广大组工干部必须准确把握20字“好干部标准”,着力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要充分认识这些新变化,紧紧抓住有利机遇,引导基层干部扎根基层,干事创业。同时,也要积极适应新形势,提高选人用人精准度,真正把那些有本事、有能力、有担当、有品行的好干部选拔出来,着力建设一支忠诚干净有担当的干部队伍。二是要在夯实基层基础上适应新常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固化强基固本的思想,扎实做好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没有坚强的基层堡垒,经济新常态就会缺乏支撑、失去依靠。今年,抓党建的格局发生了大变化,上级抓党建工作加力度、严措施、提标准,对广大组工干部而言,既是压力,也是动力,更是新机遇。三是要在人才队伍建设上适应新常态。新常态下的创新驱动发展,实质上就是人才驱动发展。要实现新奋斗目标,关键是人才,核心还是人才。我们组织工作的开展,必须坚持围绕事业培育人才、打造平台聚集人才、优化环境吸引人才,让人才扎堆、裂变,努力形成百花齐放、人才辈出的良好局面,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把握好全面从严治党新常态对组织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新时代的组织工作必须贯彻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要正确处理好四种关系。一是要正确处理好抓党建与促发展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抓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这几年,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下了很大气力,也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还存在一些不足。比如,一部分村集体资源少,收入来源单一,缺乏增长支撑。因此,我们必须找准基层党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点,正确处理好抓党建和促发展两者的关系,引导和推动基层党组织书记一手抓党建、一手促发展,同向发力、同步推进。二是要正确处理好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新时代的组织工作,担负着干部的队伍建设、基层的组织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的重任,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严治党的“局部”。新时代的组工干部,必须将从严从实的要求落实到组织工作的各个方面,为从严治党大局增光添色。三是要正确处理好务虚与务实的关系。要善于用抓项目的方法抓组织工作,推进“虚”功“实”做,确定一批创新创优项目,通过推动项目实施,使组织工作与中心工作同频共振。要用抓生产的方法来抓组织工作,推进“软”功“硬”做,对组织工作的每个目标、任务等要素尽可能做到细化、量化,可定义、可检查、可推广、可追溯、可复制。善于发现组织工作的亮点、打造特色,做大做强党建品牌,不断提高组织工作的影响力。
把握好作风建设新常态对组织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新时代组织工作要坚持问题导向,落实“三严三实”,严肃党内生活,这些都是新常态下组织工作要抓的重点工作。组织部门只有积极适应作风建设新常态,才能确保时时在状态。一是要把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作为作风建设的关键之举。必须严格规范民主生活会制度,认真落实“三会一课”等制度,善用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武器。特别是抓好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教育管理,把“党”的观念和意识树起来、立起来,这是当前基层党建工作的一个“短板”,也是非常迫切的一项政治任务。二是要把从严监督管理干部作为作风建设的首要责任。从严管党,重点是管干部;从严治党,关键是治干部。干部队伍是作风建设的主体,也是监督管理的主体。当前,干部队伍监督管理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比如,一些干部为官不为、为官乱为问题,特别是“八小时”外难以监督等问题。作为组织部门,要把干部监督管理这一任务抓在手上,坚持严选拔、严把关、严审查、严检查、严追责,将从严从实的要求贯彻到干部监督管理的始终。三是要把“党史教育”专题教育成果作为组织工作中作风建设的动力之源。
新时代的组织工作,必须要紧贴中央、自治区、市委对组织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拿出务实管用的新思路新举措,还要紧密结合组织工作实际,提升工作效率,推动组织工作再上新台阶。(张芳 内蒙古土默特左旗善岱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