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福建省省委书记尹力到长汀县调研,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老区苏区发展,对此也引发了本人对于乡村振兴的几点思考。
一、筑牢“乡村文化”发展之魂。乡村文化是乡风文明的源头,与乡村所具有的道德、习俗、风尚紧密相连。历史文化是农村旅游发展的灵魂,要想爱惜生命一样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挖掘乡村文化的特点与地方民俗文化的观赏性、趣味性和参与性,打造适应游客需求的旅游文化娱乐项目和节庆活动,培育本土乡村文化之旅。如红色文化,依托红色遗迹,挖掘历史文化故事,要积极做好解读介绍,再现历史文化内涵,助力乡村文化旅游高质发展。
二、践行“绿水青山”发展之要。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湖州安吉考察时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我们要紧紧围绕乡村振兴二十字总要求,将“两山理念”践行到位,切实把农村宜居环境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因地制宜,制定适宜本村发展的“绿色”产业。鼓励村民主动做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带动村民积极落实“厕所革命”,倡导文明生活新方式,改善生活习惯,转变发展思路,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生态文明建设。
三、夯实“产业兴旺”发展之基。在新冠疫情冲击下,经济发展对于农村而言显得尤为重要。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围绕“乡村振兴示范带”“红色文化示范带”“美丽乡村示范带”等模式,挖掘特色产业。一是特色产业蕴含“大民生”。特色产业要围绕着本地资源做文章,是村民致富的“百宝箱”,也是就业增收的好契机。产业有传统,现实有需求,发展有基础,市场有效益,特色产业就发展壮大。二是特色产业赶上了网络好时代,传播方式和营销手段深刻变革。酒香也怕巷子深,通过电商、直播等途径可带动农产品快速变身“网红产品”。(林雪琴 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莲塘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