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文选 > 正文

保护文化遗产 我们使命必达

2021-05-24 14:41:20 | 来源: 中廉在线

近日,位于四川省广汉市的“三星堆”遗址刷遍了微博、抖音、朋友圈等传播媒介,其出土文物规模之庞大,造型之精美,铸造技艺之高超,都让全世界叹为观止。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历史文化遗产不仅生动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不仅属于我们,也属于子孙后代。保护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加强历史研究和传承,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发扬光大,我们使命必达。

保护文化遗产,能够传承灿烂历史文明。文化遗产承载着古往今来的灿烂文明,传承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在中华大地上沉睡数千年的宝藏,它们静谧无声,却勾勒出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画卷。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就是记录和传承文明发展史,以史鉴今,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保护文化遗产,复原器皿建筑,我们还要弘扬与之有关的传统文化精粹,使中华文化得以传承,让文明灯火风雨不熄。

保护文化遗产,能够增强国人文化自信。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文化遗产承载着我们华夏民族上下五千年博大精深的文化基因,折射出古人们勇于开拓、精益求精的精神特质和追求极致、完美的“工匠精神”。保护文化遗产,能够增强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认同,激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不仅为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实现民族复兴提供有力支撑,还在促进各地文化交流、发展文化旅游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保护文化遗产,能够汲取先辈精神养分。文化遗产体现的是我们先辈们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文化意识。文化遗产延续着华夏民族的精神血脉,我们不能只满足于欣赏它们产生的精美物件,更应该去领略其中蕴涵的人文精神,让其中蕴藏的精神鲜活起来。任凭时代更迭变换,文化遗产背后蕴含着的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是永不会褪色的价值。把文化遗产传承下来,更要把蕴含在其中的工匠精神和文脉赓续下去,使之真正成为新时代精神文明。

承古人之创造,开时代之生面,保护文化遗产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古人们留下来的文化遗产承载着灿烂文明,传承了历史文化,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作为新时代的我们,要担起肩上文化传承的使命,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做贡献。(南平市浦城县石陂镇碓下村党支部书记助理 蔡博洁)

责任编辑:李巧珊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