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文选 > 正文

驻村帮扶要有真情

2021-05-24 10:09:01 | 来源: 中廉在线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向重点乡村持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是我们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集中体现,也是加强党在农村工作力量的有效举措。在接续推进乡村振兴、进一步推动脱贫地区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驻村干部毫无疑问是“主力军”“排头兵”,是绝对的中坚力量。因此,作为驻村帮扶干部,只有怀着对群众的深厚感情,才能自觉投入到“与民同住,与民同劳”的生活中,才能真正融入群众,摸到实情,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只有怀着对群众的深厚感情,才能获得克服困难的勇气,敢于担当,找到做好工作的方法。

一是要有热情。无论是在窗口还是在田间,无论是问计于民还是服务于民,基层干部一张热情洋溢的脸,能瞬间拉近与群众的距离,获得群众的信任。群众信任我们,才会向我们求助诉苦,才会向我们敞开心扉讲掏心窝子的话,才会理解并配合我们的工作。在驻村过程中,若是对困难群众不够热心,漠不关心,就会缺乏工作热情,得过且过、无所作为。干部驻村要怀揣着一颗帮扶热心,始终充满工作热情,不能像油浮在水面上,而是要像鱼一样游在水中,把农村当做自己的家,把困难群众当做自己的家人,真正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帮群众之所需。

二是要有激情。驻村帮扶工作琐碎繁杂细小,群众工作更是费时费力费脑。如果工作没有激情,遇到问题和困难,很容易消极怠慢、推脱躲闪,这既不利于群众问题的解决,也不利于自身能力的锻炼。优秀的驻村干部应时刻保持工作的激情,时刻响应党中央号召,坚决服从各级党委政府安排,以过硬的政治素质和顽强的工作作风,勇挑重担、攻坚克难,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用心用情用力筑起联系群众的“连心桥”,修好通向群众的“致富路”。

三是要有感情。古人云:“为民立言,唯真为美。”群众是最讲感情的、最重感情的,只要多以群众为导向,多跟群众坐一条板凳,多到田间地头拉拉家常,说话多从群众角度考虑,群众自然能和咱掏心窝子。尊重他人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对待群众亦如此。作为驻村干部,就是要在工作中特别注意群众的情感和情绪,在尊重、理解、包容的基础上,换位思考、推己及人,从而把话说到群众的心窝里,把事办到群众的心坎上,让群众如沐春风。

四是要有温情。基层是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最后一公里政策执行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驻村干部在政策执行时,既要注意将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及时送到群众手里,也要防止简单机械生搬硬套,既要做好宣传讲解,也要做好答疑解惑,充分将党和政府政策的温暖传递给每一位有需要的群众。要把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作为工作守则和行为准则,常到群众家中唠唠嗑,多到田间地头挥锄头,主动与村组干部同甘苦,与农民群众交朋友,多了解村情民意,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千方百计、力所能及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把真情和热血洒向足迹所留的每一寸土地。(贵州省天柱县联山街道办事处 林世泽)

责任编辑:万海男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